ID: 23014135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122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本册书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懂得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学会了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让学生学习了如何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为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中,我们学习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和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奠定了基础。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正处在一个转化和过渡比较特殊的阶段,学习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本单元以“祖国河山”为主题编排,大多孩子对祖国壮美山河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搜集补充相关资料,灵活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确定 1文化自信、通过边读边想像画面、品味关键词句的方法,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 2语言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换词对比等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巧妙。 3思维能力、运用动静结合描写景色的方法,并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进行写景片段的构思。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边读边想像画面、品味关键词句的方法,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换词对比等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巧妙。 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1 请大家回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师板书学生活动1 学生自由读文,回忆并回答(按四季时间顺序)活动意图说明:从复习环节整体入手,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有助于开展深入学习,有助于学生把握段落大意。环节二:初读春景,感知写法教师活动2 你会用哪个词语形容这里的春天? 板书:生机勃勃 学生活动2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并思考。 活动意图说明:默读时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揣摩、推敲,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环节三:深入品读,感悟写法教师活动3 1.作者是怎样写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呢? 2.集体交流: (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你圈出来了吗? 重点交流:谁来读读描写树木的句子? (1)树: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策略一:借助字典中“抽”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策略二:“抽出”换成“长出”感受树木生长过程,体会用词准确性。 (2)积雪、小溪: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的流着。 听流水的声音,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朗读:有了水就有了生命,真是充满生机! (3)小鹿:小鹿在溪边散步……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①读描写小鹿句子。 ②抓住关键词语,谈理解。 ③小兴安岭还可能有什么动物在做什么呢? ④思考:为什么要写小鹿。 (4)春水、原木 过渡:人们也开始借助春水工作了。 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 小结:首先要找出景色的特点,接着选取不同的景物,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再加上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就可以让景色描写生动形象。 小练笔 把刚才我们说的景物中,选择任意一样你最想写的,写在这段文字的后面,给小兴安岭的春天添上一抹更美丽的色彩。学生活动3 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进行学习。 学生交流: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 学生体会并练习朗读。 学生理解词语涨满的意思 感受体会到春水多。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在春天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啊! 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小鹿是一种非常美丽又有灵性的动物,给春天增加了灵气,增加了活力,所以在静静的画面中小鹿的出现使画面更美。 学生练写并交流。活动意图说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