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第一单元作业目标描述 认知水平 1 认识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 知道(A) 2 会写30个字,会写25个词语。 知道(A) 3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理解(B) 4 体会、积累蕴含作者情感的句子 理解(B) 5 比较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应用(C) 6 结合具体语境,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理解(B) 7 比较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理解(B) 8 能仿照课文,用一段话写一写由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应用(C) 9 尝试运用借助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清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等,抒发喜爱之情。 应用(C) 10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是我的喜爱之情 综合(D) 1.古诗三首 一、熟读课文(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 二、预习字词 1.将生字和读音连线,再读一读。 昼 耘 稚 漪 桑 晓 zhì zhòu yún xiǎo sānɡ yī 2.描一描,把下面的生字写正确。 “捺”变“点”: 不能多一“点”: 三、资料搜集:搜集诗人范成大、杨万里、雷震的资料。 1.下面的词语中“供”的读音与“供耕织”的“供”相同的是( ) A.提供 B.供应 C.供词 D.供给 2.再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结合课文插图和右边的改写小贴士,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中的内容。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第二、三首古诗中的儿童纯真、可爱,诗中描绘的乡野景色同样令人难忘。请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写出你积累的描写乡村景色的诗句。 (1)_____(2)_____2.如果你的家乡要开展“农家乐”旅游,请你为这个旅游项目设计一句宣传语。 _____ 2 祖父的园子 1.大声并有感情的将课文读给家长听两遍,读准字音。 2.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 书写考查:挑选出本课10个易错生字,工整地写一写吧! 搜集作者萧红的资料,并提炼出两条重要信息写书上。 “我”在祖父的园子里见过许多有趣的事物,做过许多有趣的事,请你整理在下面的思维导图中。 在作者的笔下,蜜蜂是“胖乎乎”“圆滚滚”的,花园里是“明晃晃”的,这些词语的使用既带给人画面感,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请你也仿照这种写法,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ABB式词语。 春天的郊外真是美极了!田野里,禾苗_____的,油菜花_____的;果园里,桃树上开满了_____的桃花;草地上,小草_____的,躺在上面真舒服! 1.请发挥想象,按照课文的样子写一写。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_____愿意_____就_____。 _____愿意_____就_____。 2.小练笔:参观完祖父的园子,你一定流连忘返吧!想一想,你周围有哪些景物也镌刻着你童年的回忆?试着把它写下来。 _____ 3 月是故乡明 熟读课文: 1. 大声朗读课文三遍,读后思考作者由月亮想到了那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2. 查找作者季羡林的资料,搜集有关思乡的古诗。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烟波浩渺 风光旖旎 巍峨 茂林修竹 自主阅读,把握主要内容。 1.童年趣事: 夏天的黄昏后:场院上数星星。 在古柳树下: 。 到了更晚的候; 。 成年经历: 济南—( )—( )—(欧洲)—( ) 作者重点写了在 的经历和现在住在 的经历。 默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回答问题。 在结构上,本段和文章的开头 。 本段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作者为什么以《月是故乡明》作为课文题目的? _____ 2.搜集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_____ 4*梅花魂 1.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