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0121

【大单元整合下的情境教学 】26 方帽子店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39961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作业,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帽子,方帽子,教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方帽子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方帽子店》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一家方帽子店从来只做方帽子,一直拒绝改变。后来,有了卖各式各样帽子的新帽子店,人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方帽子慢慢就成了古董。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了方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人们只买方帽子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方帽子戴着又奇怪又不舒服,可当天真的孩子质疑方帽子时,大人们却总是重复着“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作为回答,让读者感受到了墨守成规的大人们是如此固执,不思变通。第二部分(第7~15自然段)写小孩子们不喜欢方帽子,找到一些布,做了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不让儿子戴圆帽子,儿子不以为然。当看到孩子戴着舒服的圆帽子时,守旧的店主人是抗拒的,他“大吃一惊”,“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斥责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事物出现时,守旧人士惊慌失措和拒绝的态度,但孩子并“不理他”,“一溜烟似的跑了”。第三部分(第16~21自然段),写孩子们长大后做出了不同材质、更加舒适的帽子,有人还开了一家新帽子店,顾客们最终选择了新帽子。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既交代了方帽子成为“古董”这一结局,也暗示了故事蕴含的道理: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 课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新旧事物的不同与更替的原因。对比在文中处处可见。比如方帽子与圆帽子,大人与孩子对待方帽子、圆帽子的态度,两家帽子店,人们戴上不同帽子的感受。为了强调不同,作者在写方帽子店的主人和儿子的争执时用了六个感叹号,表明双方态度的激烈对立。第17自然段,在对比方圆两家帽子店时,作者使用的句式完全相同,一家是“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而另一家是“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一家是“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而另一家是“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两家店各自的坚持与不同,通过对比显而易见。 课文配有插图。在方帽子店门口,两个扣着方帽子的大人,看到戴着圆帽子的小孩时一脸惊讶。插图内容与故事内容相对应,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故事内容,感悟故事主旨。 【教学目标】 1.认识“橱、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溜”。 2.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 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教学难点】 懂得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的道理。 【单元学习任务】趣味故事分享会 【本课情境】 第二站:方帽子店 导入: 1.我们继续为举办趣味故事会做准备,今天学习的这个趣味故事与一个帽子店有关。齐读课题。 这是一家怎样的店呢?出示课件,一起读。 现在咱们赶紧一起走进这家方帽子店去看看吧。 2.《方帽子店》是一篇略读课文,先来看一下这篇课文有什么学习要求。 明确: 任务一: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 任务二:用自己的话复述你“最意想不到的”部分。 任务一:初探方帽子店 1.读: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词语 (1)带拼音,自己读 (2)去掉拼音,小老师领读 (3)强调“嚷嚷”第二个字读轻声。 (4)学习多音字“溜” (5)识字游戏巩固生字 3.梳理课文内容 谁来说说课文发生了什么事情? 指生自由说 教师适时归纳 第一部分:帽子店只做方帽子,大人们只戴方帽子。(1—6) 第二部分:小孩子做出各式各样的帽子(7-15) 第三部分:开了新帽子店。行人戴各式帽子(16-20) 第四部分:方帽子慢慢地成为了古董。(21) 4.谁能用上合适的连接语,连起来简单讲讲这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