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0465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汇编 专题16 诗歌鉴赏 (含答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505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专题,答案,鉴赏,诗歌,汇编
  • cover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真题汇编 专题16 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 (2024五下·南沙期末)诗歌鉴赏。 春望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②。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感时③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①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第二年的诗作。②城:长安城,唐朝首都。草木深:指人烟稀少。③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1.对上述两首诗歌的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望》中“三月”是虚指,指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万金”是实指,指当时每一封家书都要用一万两黄金来换。 B.《春望》中“城春草木深”一句描绘出首都长安荒草丛生、人烟稀少的破败之景。 C.《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忽闻涕泪满衣裳”一句写出了杜甫忽闻捷报时,喜极而泣的情态。 2.《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描绘了当时国家动荡、战火不休、百姓离乱的悲惨情景,表达了杜甫   的情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于安史之乱末期,诗中杜甫对朝廷收复失地、百姓得以安定、自己即将还乡感到   。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杜甫是个   诗人。 (2024五下·定州期末)材料一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本诗是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秋日夕阳西下,诗人走出篱门看到的情景。    ③“三万里”指的是河流有三万里长。    ④诗的前两句对仗工整,意境雄浑。    ⑤本诗是诗人以遗民的视角写的。    ⑥这首诗前两句要读得稳重有力,语速不要太快,后两句用一种沉痛的语气来读。    4.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5.你觉得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内心情感是怎样的 6.继续体会人物的内心,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自己亲身经历地“焦急地等人”或“期待落空”的情景写下来。 7.(2023五下·威县期末)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腔:    信口: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利:    陷:    (2023五下·临漳期末)阅读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8.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宿新市徐公店》,其中写到儿童的诗句是:   。 9.“稚子”的意思是:   。 10.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当我们读到这两句诗的时候,在我们眼前浮现出一群年幼天真的孩童恣意玩耍嬉戏的愉快情景。    ②“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③诗中的“玻璃”和现在的“玻璃”是一样的。    11.从后两句诗可以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由   到   的变化。 A.高兴 B.痛苦 C.自豪 D.沮丧 (2022·沙河口期末)读古诗,答题。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磐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2. 读划横线的诗句,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2五下·增城期末)诗歌鉴赏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14.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歌的前两句描写黄河和华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入”“上”两个动词,表现了黄河、华山气势雄伟,富有生气。 B.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两处景物,代表着北方的壮丽河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