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68848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4课 数据分包灵活传 课件+教案

日期:2025-11-0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62015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义务教育,课件,灵活,分包,数据,4课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数据分包灵活传 教学设计 课题 数据分包灵活传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单元主题 【学情分析】互联网技术是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实现互联网技术创新,先要学习正在广泛使用的技术,然后站到“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研发。本单元将通过模拟游戏、网络实验等学习活动介绍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综合利用所学搭建简单的可直播校园活动的网络。本单元重视“学中做”和“做中学”相结合,将灵活采用“先讲解原理再进行实践活动”和“先进行实践活动再讲解原理”两种方式安排相关内容。【内容结构】 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了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理解网络协议在互联网通信中的重要作用。2. 计算思维:知道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分包和分层思想。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选择合适的网络命令或抓包软件等进行实验,探究数据传输原理。4. 信息社会责任:了解我国在网络资源基础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认识到自主可控对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重点 存储转发思想;分包传输策略。 难点 网络通信的基本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回溯历史】想一想:“古代中国人是如何把信息传到远方的?”【引导分析】 注意、思考、讨论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存储转发原理实际上,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也用到了类似的“接力传”思想,被称为存储转发。这个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通信双方传递的数据需要经过网络中的多个节点,每个节点接收到数据后,会将数据存储下来,然后转发出去,最终完成传输。【观看视频】存储转发原理【视频内容总结】这样一来,不管网络中的计算机相隔多远,只要不断重复存储和转发的过程,就可以把数据传到目的地了!【游戏体验】要求:1. 把卡片从发送者传到接收者手中。2. 只能向后一排传卡片。3. 每位同学一次只能传一张卡片。过程:1. 一位同学扮演信息发送者,一位扮演接收者,其他同学扮演负责接力的节点。2. 发送者随机选定下一排同学,并把卡片传过去,完成一次接力。3. 以此类推,持有卡片的同学随机选择下一排同学,不断进行接力,直到卡片传给接收者。【思考-讨论】分组讨论:游戏与存储转发策略有哪些相似之处?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存储转发的认识。【学习活动】二、分包思想虽然通过不断重复存储转发这一过程,可以让网络中的计算机互相通信,但把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存储转发,会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如果要传的文件很大,就可能超出节点的存储能力;如果传输过程中出现了个别错误,需要重传所有数据……为了解决类似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分包思想,即传输数据时,需要先按规定,把数据分成一个个小的数据包,然后进行传输。【游戏体验】要求: 1. 把卡片包中的多张卡片(未编号)从发送者传到接收者手中。 2. 只能向后一排传卡片。 3. 每位同学一次只能传一张卡片。 4. 传送过程中,如果出现多位同学向一位同学同时传卡片的现象,则随机传其中一张,另一张的持有者重新选择,直到传出为止。过程: 1. 仍然参照图 4.3 进行布局。 2. 发送者从卡片包中取出一张卡片,然后随机向后传。 3. 卡片传走后,发送者可以开始传新卡片。 4. 接到卡片的同学仍然参照之前方式,随机向后传。 5. 接收者整理收到的卡片,并朗读完整内容。【思考-讨论】分组讨论:“为什么接收者无法还原信息 应该怎么做 ”【游戏升华】要求: 1. 把卡片包中的多张卡片(有编号)从发送者传到接收者手中。 2. 只能向后一排传卡片。 3. 每位同学一次只能传一张卡片。 4. 传送过程中,如果出现多位同学向一位同学同时传卡片的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