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19206

第2节 物态变化 拓展提高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227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节,物态,变化,拓展,提高,训练
  • cover
第一节 物态变化 拓展提高训练 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融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融化一部分 B.全部融化 C.一点都没融化 D.下边的融化,上边的没融化 2.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 Na Mg Al Cu Fe 熔点/℃ 97.5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1 883 1 090 2 467 2 567 2 750 A.Fe—Cu合金 B.Mg—Fe合金 C.Na—Al合金 D.Fe—Al合金 3.烹制油炸食品时,如果不慎将水滴溅入烧热的油锅中,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同时油花四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B.水滴的温度与油的温度不一样 C.水的沸点比热油的温度低 D.水的比热容比油的比热容大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5.下表是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铅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28 —38.8 —117 —95 沸点/℃ 1740 357 78 111 A.铅在35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C.在浙江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D.在浙江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7.把—10℃的冰放在0℃的水中后,一起放入0℃的密闭房间内,会发生的现象是( )A.一些冰熔化 B.冰、水稳定共存 C.一些水结冰 D.以上说法都有不对 8.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9.目前绿色环保电冰箱采用了R600、R134a、环戊烷等制冷剂,作为氟利昂的替代品,充当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它们可以像氟利昂一样即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冷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制冷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制冷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凝固、放热 D.制冷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10.用飞机在云层施放干冰,可以促进人工降雨,这是由于 ( ) A.增大了局部区域的空气厚度,迫使云层下降变雨 B.减小了局部区域的空气厚度,使这些空气中的水蒸气放出热量,液化成水下降为雨 C.干冰成为空气中水汽的凝结中心,并使水汽凝结成水下降为雨 D.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下降为雨 11.小明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一只大烧杯里铺一层饱含水分的湿沙,杯口盖一只盘子,在盘子里放些冰块。给烧杯加热,这时烧杯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这团“云”碰到盘子,一会儿盘子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云”是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B.“雨”是水蒸气遇冷熔化成水降落到地面 C.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蒸发,水蒸发时放出热量 D.盘子里放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时放出热量 12.餐馆里有一道名为“纸锅烧豆腐”的菜。如图,纸锅里的豆腐烧熟了,纸却不会被烧掉。以下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