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2 数据的整理 第 5 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七年级上册数学(沪科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解读统计图,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决策. 2. 正确认识不当的统计图带来的错误信息,提高对统计图的辨别能力. 重点:正确解读统计图并提取关键信息. 难点:辨别不当的统计图带来的误导信息. 统计图表反映了被描述对象的重要内容和数据情况,它简单明了,有利于我们把握数据的特点,统计图还能直观、生动地传递信息.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60.5% 12.5% 12.9% 8% 5.6% 0.5% 扇形统计图 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变化趋势 绝对数量 百分率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合作探究 问题1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持续推进能源消费转购图是 2013—2021 年我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统计图和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统计图. 合作探究 (1)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 预计 5 年后我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会是多少? (1) 2013—2021 年我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逐年上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逐年下降. (2) 预计 5 年后我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会是 10.8%. 合作探究 问题2 以下是 2013 年、2021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将两幅图进行对比,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典例精析 例1 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问题. (1) 1981—2021 年我国森林覆道率变化趋势是什么? (2) 2017—2020 年全国每年完成造林面积变化趋势是什么? 解:(1) 1981—2021 年我国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 (2) 2017—2020 年全国每年完成造林面积逐年减少. (3) 2017—2020 年全国每年完成造林面积增速由正转负. 所以全国完成造林总面积从 2017 年开始逐渐减少,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3)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造林面积的增速由正转负,说明了每年完成的造比面积每年减少,但是每年都造林、全国完成造林总而积仍在逐年增加. 归纳总结 由统计图表获取信息的步骤: 1. 看统计图表特征; 2. 读统计图表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 3. 寻找出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或规律; 4. 对统计图表的数据与信息作分析、推测,为对解决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提供依据. 不当统计图的误导 合作探究 问题3 某媒体统计了春节期间甲、乙、丙三档节目的收视率. 小华和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条形统计图. 比较上面这两幅统计图. 请你说一说,这三档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差别大吗?为什么两幅统计图表示的数据相同,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 这三档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差别不大; 纵轴起始点的数值不同、单位长度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归纳总结 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是否从 0 开始,横轴、纵轴上单位长度是否一致会导致直观上的差异. 由此可知,用不当的图表来表达数据会给人以误导. 从图表中获得信息时,要关注数据的来源、收集的方法和描述的形式,以便获得可靠的信息. 典例精析 例2 某厂家将甲、乙两种品牌产品连续三年的单价情况制成不同的两种图 (如下图所示): (1) 图中哪一个产品价格增幅较大? (2) 指出两个图中哪些地方是误导? 解:(1) 从图形上直观地看可得甲产品价格增幅较大,但仔细分析,甲是从 40 元上升到 50 元,增加了 10 元,而乙产品价格是从 40 元上升到 60 元,增加了 20 元,所以乙产品价格增幅较大. (2) 图①中纵坐标单位长度不一致;图②中纵坐标不是从 0 开始的.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统计表:由表格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条形统计图:通过条形图的高度来获取数据信息 折线统计图:从数据的变化趋势来获取数据信息 扇形统计图:从百分比或圆心角读数来获取数据信息 获取信息的步骤: 一看(图表特征), 二读(图表数据信息), 三找(变化趋势或规律), 四计算(计算图表数据,推测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