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总结与针对训练 【知识构建】 【单元集训】 1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1. (多选)下列关于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就越多 B.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就越多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就越多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不一定越多 2.--如图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 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2 对功率变形式P=Fv的理解 3.某人骑着一辆共享单车(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 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 A.1 000 W B.100 W C.5 W D.1 W 4.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为12 kW,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N。 3 正确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5. 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6. =如图所示,这是玩弹弓的情景。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 有关;若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则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小,原因是质量大的“子弹”射出时的 小。 4 正确判断机械能的变化 7.如图1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变大 B.t1~t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一直在增加 C.t2时刻小球的速度最大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 8.如图,这是小孩玩蹦蹦床的情景,对于他们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小孩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孩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小孩从接触蹦蹦床到下落到最低处的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孩被蹦蹦床弹起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1 功、功率的计算 9.物体A重5 N,如图1,A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从M匀速直线运动到N用时3 s;如图2,在A上放置一个砝码,A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在另一水平面从P匀速直线运动到Q用时2 s。 (1)在MN、PQ段,A的速度分别为v1、v2,A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v1 v2,f1 f2。(均选填“>”“=”或“<”) (2)A从M运动到N,F1做的功为 J、功率为 W,A所受的重力做的功为 J。 2 动能、势能变化的判断 10. 学习了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之后,老师让学生考察日常生活中有关的能量转化现象,并从中发现问题。小明说:有资料显示,气象站要每日放飞探空气球,气球下吊有测量仪器,气球和仪器一起匀速上升,它们的机械能增加了,这些增加的机械能是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呢 (1)接着小军补充说:前几天我买了一个氢气球,不小心让氢气球飞上了天,在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了,这些增加的机械能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呢 (2)老师做了以下实验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液体和气体很多时候具有相似的性质,我们不妨先看看木块在水中上浮的情况。实验发现,当撤去对木块的压力时,由于 ,木块上浮。木块升高了,机械能增加了,而这时,会有一部分水去填补木块原来占据的位置,此外,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