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知识点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1 1. 二次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一般地,从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可知:如果抛物线y=ax2+bx+c 与 x 轴有交点,交点的横坐标是 x0,那么当 x=x0时,函数值是 0,因此 x=x0 是方程 ax2+bx+c=0 的一个根 . 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与区别 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与二次函数y=ax2+bx+c 之间的内在联系列表如下: b2-4ac 的符号 b2-4ac>0 b2-4ac=0 b2-4ac<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情况 有两个不等实根 x1= x2= 没有实根 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 a>0 a<0 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 ( x1,0),( x2,0) 没有 交点 拓宽视野 1. 已 知 二 次 函数 y=ax2+bx+c, 求当 y=m 时自变量 x 的值, 可 以 解 一 元 二次 方 程 ax2+bx+c=m;反之,解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m 可 以 看成 是 已 知y=ax2+bx+c的函数值 y=m,求自变 量 x 的 值 . 方 程ax2+bx+c=m 的解是抛物线 y=ax2+bx+c 与 直 线y=m 的交点的横坐标 . 2. 二 次 函 数y=ax2+bx+c 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的关系密切,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 例 1 [ 中考·乐山 ] 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x-m=0.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题秘方:由 Δ 即可列不等式得到答案; (2)二次函数 y=x2+x-m 的部分图象如图21.3-1 所示,求一元二次方程 x2+x-m=0 的解. 解题秘方: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抛物线与 x 轴的另一个交点,即可得到答案. 知识点 二次函数图象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 利 用 二 次 函 数 y=ax2+bx+c 的 图 象 与 x 轴 的 交 点 求 一 元 二 次 方 程ax2+bx+c=0 的解 (1)作出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确定图象与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2)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的解; (3)当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不是整数时,可通过不断缩小解所在的范围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 方法提醒 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 在难以读出交点的坐标时,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缩小解所在范围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 2. 利用二次函数 y=ax2 的图象与直线 y= - bx - c 的交点求方程 ax2+bx+c=0的解 (1)将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化为 ax2= - bx - c 的形式; (2)在 平 面 直 角 坐 标 系 中 画 出 抛 物 线 y=ax2 和 直 线 y=-bx-c,并确定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的横坐标; (3)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的解 . 例2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 -x2+2x-3=-8的近似解(结果精确到 0.1) . 解题秘方:画出二次函数 y=-x2+2x+5 的图象,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方程的近似解 . 解题通法 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时,一般先作出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其图象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大致范围,即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大致范围; 然后利用取平均数的方法缩小解所在的范围,通过反复计算求出满足精确度要求的近似解 . 解:整理方程,得 -x2+2x+5=0. 作函数 y=-x2+2x+5 的图象如图 21.3-2 所示 . 由图象可知,抛物线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在 -2 和 -1,3 和 4 之间,即方程 -x2+2x-3=-8 的两个实数解分别在-2 和 -1,3 和 4 之间,用取平均数 的方法不断缩小解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方程 的近似解 . 由图象可知,当 x=3 时, y>0;当 x=4 时, y<0, 取 3 和 4 的平均数 3.5,当 x=3.5 时, y=-0.25, 与 x=3时的函数值异号,所以方程的这个解在 3 和 3.5 之间 . 取 3 和 3.5 的平均数 3.25,当 x=3.25 时, y=0.937 5,与x=3.5 时的函数值异号,所以方程的这个解在 3.25 和 3.5 之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