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互联网实验齐发现 教学设计 课题 互联网实验齐发现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单元主题 【学情分析】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也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互联网为信息社会提供了文件传送、电子邮件、万维网等多种典型服务,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本单元将概要介绍互联网典型服务,以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万维网为抓手,梳理它的结构特征和应用特点,探寻网路搜索的工作过程,剖析网络协议对网络安全的影响。最后,通过网络实验活动,对之前所学进行归纳梳理。【内容结构】 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主动学习互联网知识,增强数据安全意识,进行安全防护。2. 计算思维:知道网络中信息编码、传输和呈现的原理。能通过多种手段采集、分析和呈现数据。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根据学习需要,有效搜索所需学习资源,探究信息科技支持学习的新方法、新模式,借助信息科技提高学习质量。4. 信息社会责任:在互联网应用中,知道数据安全防护的常用方法和策略,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人隐私。 重点 使用常用网络命令诊断简单的网络故障;理解浏览网页时数据的流动过程。 难点 使用常用网络命令诊断网络故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问题情境】在读书节活动中,某位同学上网搜索学习资料时遇到了如下问题,你能否使用学习过的网络命令简单诊断网络故障?【引导分析+建构】当浏览器固执地弹出“找不到 www. 的服务器 IP 地址”的错误提示,我们该如何突破这道数字屏障?接下来,让我们化身网络侦探,用实验工具抽丝剥茧,直击问题核心,破解网络故障密码! 注意、思考、讨论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常用的网络命令【知识回顾】(1)ping 可用于连通性测试,如果能ping通目标,就可以认为能与目标进行基本的网络通信。这个命令也可以用来获取域名对应的IP地址。(2)netstat用于显示所用计算机的网络连接情况。(3)ipconfig 用于显示TCP/IP相关的信息,包括IPv4地址、IPv6地址、网关、域名服务器等。(4)netstat用于跟踪通信路径,可显示数据到达访问目标时所经过的路由器。【学习探究】某同学在分析了上述问题之后,决定进行以下操作:1.查看所用计算机的IP地址。2.测试能否与百度网站服务器连通。3.获取百度网站服务器的IP地址。4.找出访问百度站时需要经过的路由器。5.查看所用计算机的网络连接情况。【提问】该使用哪些命令呢?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网络命令的作用2.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实验条件可联网的计算机实验步骤 1.查看所用计算机的IP地址。 2.(使用域名)测试能否与百度网站服务器连通。 3.获取百度网站服务器的IP地址。4.(使用IP地址)再次测试能否与百度网站服务器连通。5.找出访问百度站时需要经过的路由器。6.查看所用计算机的网络连接情况。【连一连】【学习活动】二、浏览网页时数据的流动过程服务器发送网页数据时,数据将从上到下,依次在不同层流动。每一层接到上一层传来的数据后,都会加上含有本层控制信息的头部,形成TCP包、IP包等,再交给下一层。TCP包、IP包等数据包主要由头部和数据体两部分组成。如果应用层传来的数据很长,可能还要拆分成若干个数据包,再添加头部。【学习探究】实验目的分析网络浏览时不同协议的功能和具体体现实验条件可联网的计算机、抓包软件实验步骤 运行抓包软件抓取数据包,然后用浏览器访问网页。 分析获取的数据包,并尝试回答问题。(1)浏览网页时,底层的IP数据包是基于域名还是IP地址通信?这可能涉及什么互联网服务? (2)可以发现,TCP包数据体的数据量等于HTTP的总数据量;而IP包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