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27577

12.1.2 抽样调查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1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2.1.2,抽样调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
  • cover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2.1 统计调查 12.1.2 抽样调查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 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抽样调查的概念、方法及其应用,包括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学会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的特征,并分析抽样调查的适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2. 内容解析 抽样调查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数据收集方法,适用于总体数量庞大或调查具有破坏性的场景。学生需从实际问题(如调查全校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喜爱情况)中抽象出抽样模型,理解样本的代表性与随机性的核心作用,为后续学习数据分析、概率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 目标 (1) 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和必要性,发展数学建模能力。 (2) 经历设计抽样方案的过程,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操作方法,提升数据收集能力。 (3) 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培养统计推断意识和应用能力。 2. 目标解析 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识别抽样调查的适用条件,设计合理的抽样方案;通过样本数据分析,理解“用部分推断整体”的统计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为后续学习统计推断打下基础。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概念混淆:学生易混淆“总体” “个体” “样本” “样本容量”等术语,例如将“样本”误认为是“样本容量”。 理解偏差:部分学生认为样本容量越大越好,忽略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 应用困难:设计抽样方案时,难以确保“随机性”和“公平性”,如错误地仅调查身边同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 情景引入 问题1 某茶饮店想了解顾客最喜欢的饮料类型。若周日全天有500位顾客,调查所有顾客耗时费力,能否只调查部分顾客来推断整体偏好? 问题2 育人中学有2000名学生,需调查全校学生对五类课外活动的喜爱情况(文学、科技、体育、艺术、劳技)。逐个调查是否可行?为什么? 问题3 一锅八宝粥中各种成分均匀分布,舀一勺即可估计整锅的成分比例。这与抽样调查有何相似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引发认知冲突,理解抽样调查“省时省力”的特点,渗透“用部分推断整体”的统计思想,对应目标(1)。 (二) 合作探究1 探究1 在问题2中,若抽取100名学生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课外活动类型 文学 科技 体育 艺术 劳技 喜爱人数 13 18 32 27 10 问:据此可推断全校学生喜爱体育类活动的比例是多少? 答:样本中喜爱体育的比例为 ,可推断全校约32%的学生喜爱体育。 追问:若抽取的100名学生全是男生,结果能代表全校吗?为什么? (三) 巩固练习1 判断题:抽样调查前50位顾客认为柠檬茶最受欢迎,因此全店顾客都喜欢柠檬茶。( ) 解析:错误。前50位顾客不能代表所有顾客(如时段偏好不同),样本缺乏代表性。 选择题:调查全校学生家庭用电量,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 (A) 调查某小区50名同学 (B) 随机抽取全校50名不同年级学生 答案:(B)。需保证随机性,避免局部偏差。 (四) 合作探究2 探究2 在问题2中,如何确保每名学生被抽到的机会均等? 猜想:随机抽取学号、抽签、校门口随机询问等。 验证: 方法1:将2000个学号放入箱子,随机抽取100个。 方法2: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抽取学号。 探究3 为什么称上述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 结论: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同,且样本独立抽取。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验证理解随机性的核心,培养数据收集的规范性,对应目标(2)。 (五) 典例分析 例1 检测某批次灯泡的使用寿命,需破坏性测试。 问:能否用全面调查?应如何抽样? 解:不宜全面调查(灯泡全被破坏)。可随机抽取10只灯泡测试,用样本平均寿命推断整批灯泡寿命。 知识点:破坏性调查适用抽样,需保证样本随机性。 设计意图:结合应用场景深化抽样调查的实用性,强化目标(3)。 (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