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情境 导入 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片《甘地传》获得八项大奖,上台领奖的人强调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该运动在印度历史上有何影响?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和材料简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领导人、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影响。培养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史证意识,提升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和材料概述埃及华夫脱运动的背景、领导人、目的、结果和影响。认识到民主运动的成功,离不开民族觉醒和人民不懈努力。 3、通过阅读课本和材料概述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时间、目的、内容性质和影响。理解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作用 何谓“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运动: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 民主运动: 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南亚的印度半岛 北非的埃及 拉美的墨西哥 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的民主化与现代化的运动。 历 史 解 释 印度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19世纪中期,印度人民开展了怎样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结果如何? 抗争仍在继续…… 南亚的印度半岛 英国、印度民族大起义 起义失败,沉重打击英国殖民统治 材料1:一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募新兵1161789人,派出海外作战1215338人,死伤101439人。印度人还向英国政府捐赠了11550万镑的“战时贡献”,这个数字大大超过大战期间印度平均每年赋税收入总额。连总督哈定都不得不承认,整个印度都被英国作战部“搜罗一空”。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2: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1000多万印度人民丧生。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1)阅读材料,归纳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 一战激化了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任务一阅读课本和材料,回答问题 1:简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领导人、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影响。 历 史 解 释 甘地生平简介 1869年出生于一个印度教家庭 1887年,进入伦敦大学攻读法律 1893年,甘地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 1904年创办凤凰村,践行没有压迫、种族歧视,人人自食其力的“乌托邦”理想。 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914年回国,后成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人们称他为“Mahatma”("马哈特马",即圣雄),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20世纪30年代印度国大党使用的党旗 圣雄甘地(1869—1948)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时间 领导人 内容 结果 (2)阅读教材53页第一段及人物扫描完成问题(指向目标1) 1920年———1922年 ①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②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③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 ④拒绝纳税。 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甘地 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以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甘地每天抽出半小时纺线,纺车因此成为甘地的象征。甘地号召所有印度人拒绝使用洋布,改穿土布衣服。甘地本人身体力行,他在后半生中一直穿着土布衣服。 甘地采取手纺车运动使印度摆脱困境,他表示“手纺车象征着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