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与实践 低碳生活 1.会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列出不等式,求得符合实际问题要求的解. 2.列方程能解应用题,同样利用不等式也能解应用题,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寻找不等关系,使问题得到解决. 3.通过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能够顺利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体会“转化”思想在解题中的作用. 能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列不等式(组)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知识回顾 1.用符号“<”或“>”表示 不等 关系的式子,叫作不等式.用“≠”表示 不等 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作 不等式的解 . 3.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 解集 . 4.不等式的两个基本事实. (1)交换不等式两边,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如果a>b,那么b<a. (2)不等关系可以传递:如果a>b,b>c,那么a>c. 5.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符号语言:如果a>b,那么a±c > b±c. 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符号语言:如果a>b,c>0,那么ac > bc. 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 改变 . 符号语言:如果a>b,c<0,那么ac < bc. 6.只含有 一 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 整式 ,未知数的次数是 1 的不等式,叫作一元一次不等式. 7.把两个含有 同一个未知数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合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已学知识,通过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知探究 一、新知导入 【问题】全球气候正在变暖,科学家认为,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有关.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这一协定要求各缔约方共同努力,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 ℃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 ℃之内.2020年,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要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除了国家层面的规划和实施,我们每个人还能作出什么贡献呢?我们该进行怎样的低碳生活呢?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低碳生活的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例子,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学习 【活动】学习“碳中和”等相关知识 “碳中和”“碳交易”等是落实《巴黎协定》要求并促进各国低碳绿色发展活动的重要概念,要建立低碳生活的理念,需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有关“碳中和”以及“碳交易”的有关知识,为后面了解国内、国际二氧化碳减排发展情况做铺垫. 【任务1】 【思考1】什么是“碳中和”“碳交易”? 【答案】“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 【思考2】当前国际、国内背景下二氧化碳减排发展情况如何呢? 【答案】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 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