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 罗斯福 (1882--1945) 华盛顿建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而他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并研读史料,简述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标志、表现、特点、影响,培养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并研读史料准确说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的、根本目的、特点、措施,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并研读史料,全面、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实质和影响。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1.20世纪20年代经济的繁荣 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 ,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1924年—1928年美国的生产总值超过了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1929年工业生产总值达694.17亿美元,占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柯立芝繁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但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家 盲目扩大生产 剥削工人 工资低 生产 消费 生产“过剩” 商品数量猛增 消费能力低 大于 经济危机爆发 生产过剩 产品积压 企业停产 工人失业 提取存款 抛售股票 银行倒闭,股市暴跌 (金融危机)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材料二: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资本家 占有生产资料 (1)直接原因: 生产相对过剩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时间、国家、特点、影响。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2. 爆发的起止时间: 3.最早爆发的国家及范围: 4.特点: 5.表现: 6.影响: 1929—1933年 美国,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阅读材料,分析1929—1933经济大危机特点 材 料 读 研 材料一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几个月,最多不过两年,而本次经济大危机从1929年持续到1933年,长达4年之久。 材料二 受危机波及到的范围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到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三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上万家银行倒闭。其损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 世界市场的形成 持续时间特别长 涉及范围特别广 破坏性特别大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2. 爆发的起止时间: 3.最早爆发的国家及范围: 4.特点: 5.表现: 6.影响: 1929—1933年 美国,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①持续时间特别长②涉及范围特别广③破坏性特别大 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年份 倒闭公司 1930年 26400家 1931年 28300家 1932年 31300家 1933年 20300家 史料研读 农产品大量“过剩”,粮食价格下降速度大大加快。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48.2,下降了54%。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70%,大豆、棉花 、黄麻、咖啡等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