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79521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44544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食物,1课,采集,生产,课件,33张
  • cover
(课件网)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决 定 (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政治制度+社会治理+思想文化) 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经济与社会生活封面 经济:“是对社会物质的管理,人们的经济活动包括人类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等活动。” 社会生活:“广义上包括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狭义的是人们物质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 ———以上均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本书导读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结构分析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 食物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工具决定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劳动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材讲述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群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演进。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意义。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导言:教材p1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在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物质文化创造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改善了人类生活,也改变了生态环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 佳音 CONTENTS 01农业的产生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生产关系的变化 02、农业的发展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学习目标】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约前2070年 约9000年前 907年 前3500年 中国进入文明社会 两河流域产生文明 唐朝灭亡、五代开始 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一次社会分工 畜牧和农业分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约1万年前 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 人类经济第一次革命 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时空观念 前221年 前475年 中国进入战国时代 铁器得到推广 小农经济形成 重农抑商思想出现 统一封建王朝建立 精耕细作农业开启 农业的产生: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生产关系的变化 01 纲要回顾 1.按照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人类社会基本形态共有哪几种?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2.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石器,而原始社会按照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两个时期?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原始社会时期按照当时的社会组织形式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一、农业的产生: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远古的生产与生活(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经济 食物来源 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 生产工具 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 生活方式 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女性地位 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 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