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7573

【核心素养目标】1.1自然灾害防护 第2课时 课件+素材【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上

日期:2025-11-14 科目: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3次 大小:1052059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综合实践活动,科版,素材,2课时,课件,核心
    (课件网) 1.1自然灾害防护 第2课时 ———实施、总结阶段 (浙科版)八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和模拟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因素,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内涵,体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意义,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01 02 积极参与调查研究,主动分享心得体会,正确认识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自尊自律,主动作为。 03 学会运用实验、调查、 观察、设计等科学方法开展研究,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并形成研究成果。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问题解决 价值体认 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思维,将创意付诸实践,设计制作防灾手册等作品。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5.12是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你我同行 新知导入 了解引发自然灾害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做好灾害的监测、防护,灾中救援和灾后恢复,是降低自然灾害影响的有效途径。 探究新知 01 泥石流防治探究 探究新知 问题导引: 泥石流是怎么形成的 它的危害有哪些 泥石流发生前有没有预兆 发生时该怎么自救 发生后又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如何避免泥石流发生 统计 探究新知 走访地质部门,开展调查和访谈活动,了解当地泥石流发生的情况,设计预案,通过模拟实践,探索泥石流灾害的防治之路。 统计 探究新知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 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阶段,重点围绕认识个人与国家关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生初步了解 总体国家安全观,掌握国 家安全基础知识,理解国 家安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国家利益 至上的观念。通过组织讲座、参观、调研、体验式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访谈探究、行动反思,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 在线搜索 统计 探究新知 据自然资源部发布,2021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4772起,造成80人死亡、1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从灾情类型看,滑坡2335起,崩塌1746起, 泥石流374起,地面塌陷285起,地裂缝21起,地面沉降11起。 统计 探究新知 搜索近几年浙江泥石流发生的地点、时间及造成的损失,并做好记录。 浙江近10年的泥石流灾害统计 序号 时间 地点 损失 1 2015年11月 13日 浙江丽水雅里 山体滑坡塌方30余万立方米,导致27座房屋被埋 2 3 模拟 探究新知 泥石流是在山区暴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 模拟 探究新知 器材:水槽、泥土、水、水壶、草皮。 步骤 : (1)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 个山谷模型。 (2)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观察A处发生的现象。 (3)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较大的水流,再次观察A处发生的现象。 运用泥土、坡面、水来模拟泥石流,探究泥石流的自然成因。 实验现象: 洒少量水看到的现象: 洒大量水看到的现象: 水被泥土吸收 泥土不能完全吸收水,泥沙随水流从坡上流下 模拟 探究新知 步骤 : (4)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覆盖草皮,再向坡面洒大量的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盖上草皮后洒大量水看到的现象 水被草吸收,水流减少,有很少泥沙流下。 归纳实验结论:从模拟实验看,大量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植被遭到破坏,坡地失去植被保护。 模拟 探究新知 山体滑坡的防护措施 铺设山体防护网 植树防水土流失 改变滑坡体外形 加固山体边缘强度 资料链接 探究新知 走访 在我国,泥石流灾害不仅分布广,而且危害性大。 根据泥石流灾害的成因,通过网络调查或访问地质环境监测站的专家,了解地质灾害产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探究新知 走访 小锦囊 如何顺利地进行采访 (1)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制订采访提纲,明确自己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