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7586

1.1自然灾害防护 第2课时 教案【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上

日期:2025-09-19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6676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自然灾害,防护,2课时,教案,科版,综合实践活动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上 1.1自然灾害防护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自然灾害防护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上节课为“自然灾害防护”活动的准备阶段,确定了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制订了“自然灾害防护”探究方案, 本课时为活动的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实施阶段,教材如此设计安排: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不同,防护措施也各异。选取了四个主题:分别是课题一泥石流防治探究、课题二 台风防护探究、课题三 赤潮防治探究、课题四 松毛虫防治探究,前两个课题重点讲解,后两个略讲。通过网络调查、专家访谈、模拟实践,设计泥石流的逃生预案,搜集整理台风的预防措施;通过灾前监测和防御、灾中救援、灾后恢复等措施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探索自然灾害的防护之路。 学习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探究和模拟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因素,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内涵,体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意义,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责任担当:积极参与调查研究,主动分享心得体会,正确认识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自尊自律,主动作为。 问题解决:学会运用实验、调查、 观察、设计等科学方法开展研究,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并形成研究成果。创意物化: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思维,将创意付诸实践,设计制作防灾手册等作品。 重点 泥石流防治探究和台风防护探究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5.12是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你我同行教师:了解引发自然灾害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做好灾害的监测、防护,灾中救援和灾后恢复,是降低自然灾害影响的有效途径。 观看视频 趣味导入。让学生认识到灾害虽然不可避免,但有些灾害可以提前预防。如果知道更多的防灾知识和方法技巧,就可以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讲授新课 【实施阶段】选择一种自然灾害,通过统计、走访、模拟、讨论、分析、整理等方法,探索降低灾害损失的路径。课题一 泥石流防治探究问题导引:1.泥石流是怎么形成的 2.它的危害有哪些 3.泥石流发生前有没有预兆 4.发生时该怎么自救 5.发生后又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6.如何避免泥石流发生 解决途径:走访地质部门,开展调查和访谈活动,了解当地泥石流发生的情况,设计预案,通过模拟实践,探索泥石流灾害的防治之路。一、统计1.在线搜索《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大中小学国家安全 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 中阶段,重点围绕认识个人与国家关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生初步了解 总体国家安全观,掌握国 家安全基础知识,理解国 家安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国家利益 至上的观念。通过组织讲座、参观、调研、体验式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访谈探究、行动反思,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2.通过以下数据调查了解国家安全据自然资源部发布,2021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4772起,造成80人死亡、1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从灾情类型看,滑坡2335起,崩塌1746起, 泥石流374起,地面塌陷285起,地裂缝21起,地面沉降11起。3.搜索近几年浙江泥石流发生的地点、时间及造成的损失,并做好记录。浙江近10年的泥石流灾害统计序号时间地点损失12015年11月13日浙江丽水雅里山体滑坡塌方30余万立方米,导致27座房屋被埋23二、模拟泥石流是在山区暴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1.运用泥土、坡面、水来模拟泥石流,探究泥石流的自然成因。(见教材P10)器材:水槽、泥土、水、水壶、草皮。步骤 :(1)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 个山谷模型。(2)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观察A处发生的现 象。(3)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较大的水流,再次观察A 处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