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7课 个人信息防泄露 教学设计 课题 个人信息防泄露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单元主题 【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能意识到,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正在向网络强国迈进。网络带来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带来了各种便捷的获取和使用资源的手段,方便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奇迹的同时,也给个人、企业、社会、国家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挑战。网络空间已成为继海、陆、空、天之外的“第五疆域”,网络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交织融合。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一单元介绍互联网安全的相关内容。【内容结构】 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了解人工智能对信息社会发展的作用, 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2. 计算思维: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人工智能。根据学习与生活需要,合理选用人工智能, 比较使用人工智能和不使用人工智能处理同类问题效果的异同。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创新实践活动中, 认识到原始创新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4. 信息社会责任:遵循信息科技领域的伦理道德规范,明确科技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 重点 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 难点 理解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困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课前小测试】1.关于密码设置,请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防止自己忘记密码,把密码记在本子上。□ 即便是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让他(她)知道自己的密码。□ 自己所有的互联网应用使用同一个密码。□ 密码要有一定的长度,最好同时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等。□ 密码最好外人无法猜测,但对自己有特殊含义且容易记忆。2.关于抵御恶意软件,请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坚决不用盗版软件。□ 不轻易打开收到的分享链接,不随意下载、安装他人分享的软件。□ 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等安全软件的运行会让计算机变慢。如果没有遇到安全威胁,不必运行它们。【建构】同学们,在刚刚的判断练习中,每一道题都像是网络世界里的 “安全警示牌”。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错误的密码设置和恶意软件防范方式,往往源于一时的疏忽或侥幸,如同在数字城堡外随意摆放了打开城门的钥匙;而正确的操作习惯,恰似层层加固的防护城墙,能为我们的信息安全遮风挡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些判断背后的奥秘,探索网络安全防护的深层原理。 注意、思考、讨论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互联网应用与个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享受某些互联网服务,通常不得不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如果不填写电话、地址等信息,就无法享用便捷的网络购物服务;如果完全不允许网站采集个人浏览记录,那它就无法智能地推送用户感兴趣的新闻、商品;如果不允许智能手机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手机软件就无法提供地图导航等服务;如果不允许智能手环等传送心跳、睡眠情况等信息,就可能无法及时获得相应的健康分析报告和健康服务。【说一说】参考下图 ,分析登录账号的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流动情况。【看一看】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如果某个环节出现了安全问题,就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下图展示了网络购物的过程中,个人信息在不同节点的流动情况。【学习活动】二、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一些不法分子将免费无线路由器投放在公共场所,当用户连接后,他们就会通过认证页面、木马程序等手段获取用户信息,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手机拍摄的图像会带有手机型号、镜头参数、拍摄时间、拍摄地理位置等信息。如果以原图方式分享,就可能会泄露这些信息。二维码可能会指向一个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