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课题 第2课时 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44-46 教学目标 1.理解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掌握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及判断。 2.掌握从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种判定方法。 难点:正确证明和运用两种判定方法,证明两直线平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李老师有一块小画板(如下图),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AB。 李老师身边只有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师生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快地想到探索内错角的关系来判断两直线平行,但是主动考虑到去测量同旁内角的不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 教师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根据同位角的数量关系可以直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那么不能用同位角的数量关系时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利用除同位角之外的角来判断两直线平行。(教师板书课题: 第2课时 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从判断小画板边缘是否平行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当用同位角不能直接判断直线是否平行时,应该怎么办 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1】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l所截。 图中∠1与∠2这样位置关系的角有什么特点?∠1与∠3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呢?说说你的看法。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对同位角的描述来发现和描述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点。 具有∠1与∠2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两侧,这样的角称为内错角;像∠1与∠3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同旁,这样的角称为同旁内角。 思考·交流 (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2)同旁内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学生活动:在前面观察、归纳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学生会发现:当内错角相等时,两条直线平行;当同旁内角互补时,两条直线平行。 理由如下:如图, (1)因为∠2=∠3(对顶角相等), 当∠1=∠2时,∠1=∠3, 所以l1∥l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因为∠2=∠3,当∠2+∠4=180°时,∠3+∠4=180°。 又∠1+∠4=180°,所以∠1=∠3, 所以l1∥l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归纳总结】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简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简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观察·交流 (1)如图,三个相同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图形,请找出图中的一组平行线,并说明你的理由。 (2)以下是小颖的思考过程,你能明白她的意思吗 师生活动:BC与AE平行。 因为∠BCA=∠CAE, 所以BC∥A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在上图中再找出一组平行线,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回答:①BA与CE平行。 因为∠BAC=∠ACE, 所以BC∥A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AC与ED平行。 因为∠ACE=∠CED, 所以AC∥E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探究2】 如图,已知点P在直线AB外,用尺规作直线MN,使MN经过点P,且MN∥AB。 作法与示范: 作法示范1.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P作直线CD。2.以点P为顶点,以PD为一边,在直线CD的右侧作∠DPN=∠DOB。 PN边所在的直线MN就是要作的直线。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尺规作角的作法,联合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