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通过抛瓶盖活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初步体会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2.通过试验,感受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 抛一个瓶盖, 落地后会出现两种情况: 盖口向上 盖口向下 你认为盖口向上和盖口向下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通过试验所作的折线统计图发现: 当试验的次数较小时,折线上下摆动的幅度可能比较大,但当试验次数很大时,折线上下摆动的幅度变小. 知识点 频率的稳定性 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了m次,则比值 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 在试验次数很大时,盖口向上的频率都会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即盖口向上的频率具有稳定性。 n m 例 3张除字母外完全相同的纸牌,字母分别是A,A,K,每次抽一张为试验一次,经过多次试验后,结果汇总表如下: 试验总次数 10 20 50 100 200 300 400 500 1000 ... 摸出A的频数 7 13 28 172 198 276 660 ... 摸出A的频率 0.75 0.62 ... (1)将上述表格补充完整; 75 310 0.7 0.65 0.56 0.86 0.66 0.69 0.66 试验总次数 10 20 50 100 200 300 400 500 1000 ... 摸出A的频数 7 13 28 172 198 276 660 ... 摸出A的频率 0.75 0.62 ... 75 310 0.7 0.65 0.56 0.86 0.66 0.69 0.66 (2)观察表格,估计摸到A的频率在哪个常数附近波动? 发现关于频率的几个数据都在0.66附近波动。 1.小华在选举班委时得了28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管小华所在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华的选票频率不变 B.不管小华所在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华的选票频数不变 C.小华所在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少于28人 D.小华的选票的频率不能大于1 A 2.“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岁月既往,一去不回)”,这句谚语中的所有英文字母中,“i”出现的频 率是_____。 0.12 “i”出现3次,共有25个英文字母,所以“i”出现的频率是3÷25=0.12。 1. 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了m次,则比值 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 2. 在试验次数很大时,特定事件发生的频率都会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n m2 频率的稳定性 课题 第1课时 频率的稳定性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64-65 教学目标 1.通过抛瓶盖活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初步体会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2.通过试验,感受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试验让学生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实验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并据此能初步估计出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难点:大量重复试验得到频率的稳定值的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瓶盖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抛一个瓶盖,落地后会出现两种情况: 你认为盖口向上和盖口向下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进行猜测,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大部分学生认为盖口向上和盖口向下的可能性不一样大。 教师活动:盖口向上和盖口向下的可能性一样大吗?不妨让我们用试验来验证吧。 通过掷图钉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游戏结果的能力,并从中初步体会试验结果可能性有可能不同。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 (1)两人一组做20次抛瓶盖的试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频率定义:在n次重复试验中,不确定事件A发生了m次,则比值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 (2)累计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并将试验数据汇总填入下表。 (3)根据表格,完成下图的折线统计图。 (4)观察(3)中的折线统计图,盖口向上的频率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试验,教师巡视,试验完成后,教师统计数据,填入表格并画出折线图,然后与学生一起观察分析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