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实中的变量 课题 现实中的变量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145-146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获得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应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常量的含义。 难点:能确定具体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汽车刹车时,其制动装置开始发挥作用的瞬间车速称为制动初速度;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所驶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随着车辆制动初速度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吗 (3)下表呈现了一辆汽车在某种路面情况下的部分刹车实验数据,你能描述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刹车中的量,并分类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请两名同学进行口答,并引出本节内容。 教师活动:本章我们将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化的量,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世界和预测未来。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现实中的变量。(教师板书课题:现实中的变量) 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身边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 尝试·交流 1.某海域海水的压强p(单位:Pa)与水深h(单位:m)之间的关系满足:p=9.8ρh(其中ρ为海水的密度,通常为1.03×103kg/m3)。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随着水深h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吗 2. 下图反映了一个蔬菜大棚某日18:00到次日18:00棚内温度和棚外温度的变化情况。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你能描述这个蔬菜大棚棚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吗 棚外温度呢 (3)你还有哪些发现 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生活动:让学生先观察问题,小组讨论,请几位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到的数据,得出相应结论。 1. (1)有压强、水深、海水密度、9.8。 (2)随着h逐渐变大,压强会发生变化。 2.(1)棚内温度、棚外温度、时间。 (2)随着时间推移,棚内温度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棚外温度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 【归纳总结】 上面情境中有许多变化的量,如制动距离、制动初速度、海水的压强、水深、棚内温度、棚外温度、时间等,它们都是变量。其中,制 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水的压强随水深的变化而变化,棚内温度、棚外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制动初速度、水深、时间称为自变量,制动距离、海水的压强、棚内温度、棚外温度称为因变量。 一定海域内,在海水的压强随水深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保持不变。像这种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通过数据感受具体的变化及其中的蕴含的规律;让学生参与到收集数据的试验过程中,亲身感受不断变化的量,感受不断变化的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 变量与常量、自变量与因变量 例1 分别指出下列关系中的变量和常量: (1)圆面积公式S=πr2(S表示面积,r表示半径);(2)若等腰三角形底角度数值为x,则顶角度数值y与x的关系式是y=-2x+180; 解:(1)r,S是变量,π是常量。 (2)x,y是变量,-2,180是常量。 例2 王老师开车去加油站加油,发现加油表如图所示.加油时,单价其数值固定不变,表示“数量”“金额”的量一直在变化,在这三个量中,_____是常量,_____是自变量,_____是因变量. 答案:单价 数量 金额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感受变量之间的关系,学会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水的过程中,热水器里的水温随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