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82156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五章计数原理1.3基本计数原理的简单应用课件+学案+练习+答案

日期:2025-10-07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0次 大小:33826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原理,计数,练习,学案,课件,应用
    1.3 基本计数原理的简单应用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进一步掌握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重点) 2.会应用两个计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通过对计数原理的实际应用,培养数学建模素养. 1.若集合A={a,b,c},集合A所有子集的个数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如何来求? 2.对于问题1中,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如何来求? 3.问题1、2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两个计数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相同点 完成一件事 不同点 与分类有关 与分步有关 每类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且每一次得到的都是最后结果,只需一种方法就可以完成这件事 每一步得到的只是中间结果,任何一步都不可能独立地完成这件事,缺少任何一步都不可能完成这件事,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才能完成这件事 各类方法之间是互斥的、并列的、独立的 各步之间是有关联的,不独立的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4名同学选报跑步、跳高、跳远三个项目,每人报一项,共有81种报名方法. (  ) (2)4名同学争夺跑步、跳高、跳远三项冠军,冠军不并列,共有64种可能的结果. (  ) (3)由1,2,3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6个. (  ) (4)由1,2,3组成的含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27个. (  ) [答案] (1)√ (2)√ (3)√ (4)√ 2.有不同的语文书9本,不同的数学书7本,不同的英语书5本,从中选出不属于同一学科的书2本,则不同的选法有(  ) A.21种   B.315种 C.143种   D.153种 C [本题可分三类,即第一类不选数学,有5×9=45种方法;第二类不选英语,有9×7=63种方法;第三类不选语文,有7×5=35种方法,于是所有选法N=45+63+35=143种.] 3.如图,从A→C有_____种不同走法. 6 [A→C的走法可分两类: 第一类:A→C,有2种不同走法; 第二类:A→B→C,有2×2=4种不同走法. 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共有2+4=6种不同走法.] 类型1 与数字有关的计数问题 【例1】 从0到9这十个数字中选出4个组成一个四位数,问:组成的数字中不重复的四位偶数共有多少个? [思路点拨] 本题要根据0在末位和0不在末位的情况来解. [解] 0在末位时,十、百、千分别有9、8、7种安排方法,共有9×8×7=504个;0不在末位时,2,4,6,8中的一个在末位,有4种排法,首位有8种(0除外),其余两位各有8、7种排法. 所以共有4×8×8×7=1 792个.由以上知,共有符合题意的偶数为1 792+504=2 296个. [母题探究] 将本例问题改为:数字不重复的四位奇数有多少个? [解] 法一: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共有9×9×8×7=4 536个,由本例知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有2 296个,所以数字不重复的四位奇数有4 536-2 296=2 240个. 法二:按末位是1,3,5,7,9分五类计数. 每一类都有8×8×7=448个,所以数字不重复的四位奇数共有5×448=2 240个.  1.对于数字问题的计数:一般按特殊位置(末位或首位)由谁占分类,每类中再按特殊位置(或元素)优先的方法分步来计数;当分类较多时,可用间接法. 2.注意合理的画出示意图,直观地展现出问题的实质. 类型2 与几何有关的计数问题 【例2】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称此直线与平面构成一个“平行线面组”.在一个长方体中,由两个顶点确定的直线与含有四个顶点的平面构成的“平行线面组”的个数是(  ) A.60   B.48 C.36   D.24 B [长方体的6个表面构成的“平行线面组”的个数为6×6=36,另含4个顶点的6个面(非表面)构成的“平行线面组”的个数为6×2=12,故符合条件的“平行线面组”的个数是36+12=48.]  用两个计数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采用的方法 [跟进训练] 1.如图所示,在连接正八边形的三个顶点而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