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08438

第一单元 第1课《揭开互联网的面纱》 教案【教科版】信息科技 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5802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单元,1课,揭开互联网的面纱,教案,教科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揭开互联网的面纱》教学设计 课题 揭开互联网的面纱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上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认识教室、家里和未来的各种联网设备,交流互联网相关概念,梳理互联网发展历程,制作数字科普手册第一篇章。计算思维:通过学习和制作互联网主题数字化作品,了解互联网的诞生及演化,分析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感受互联网给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带来的改变,动手做出介绍互联网“出生和长大”的数字科普手册。信息社会责任:了解1994年是中国正式加入互联网“大家庭”的重要时刻,认识到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做个文明小网民。 教学重点 理解互联网诞生背景(解决单点故障)、核心定义(全球电脑网络)及TCP/IP协议的基础作用(统一通信规则)。掌握计算机网络构成三要素(终端设备、通信线路、通信设备)及按覆盖范围分类(LAN/MAN/WAN)的具体含义与实例。清晰梳理互联网发展关键事件(ARPANET、TCP/IP、WWW)及其变革性影响(信息获取、沟通方式、生活服务),了解中国接入历程(1994年)。 教学难点 理解TCP/IP协议抽象概念及其作为互联网“通用语言”确保异构设备互联互通的基础性、核心性作用。引导学生将分散的重大历史事件(如ARPANET实验、WWW发明)串联理解,把握其技术演进逻辑及对普及互联网的决定性影响。 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协作,运用数字工具(如Canva/PPT)整合图文素材,结构化呈现手册内容(诞生、进化、中国接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本课要点学校将举办线上科普知识展览活动。请你与同学合作,设计并制作一本名为《走进互联网》的数字科普手册。手册分为三个篇章,本节课的任务是完成第一篇章———互联网的诞生及演化。为了清晰呈现该篇章的内容,我们需要思考以下核心问题:我们应该学习并介绍哪些内容?应使用什么软件制作手册?我们要学习并介绍哪些内容?可以介绍互联网是如何诞生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事件,以及这些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讲述阿帕网的建立、万维网的出现,智能手机的普及等。应该使用什么软件制作手册?我们可以使用像Microsoft PowerPoint、WPS演示或者Canva这样的软件,这些工具简单易用,能够帮助我们制作图文并茂的手册。播放视频《小学生也能听懂的互联网简史》。 分组讨论互联网的诞生与演化。每组选择一个关键事件(如ARPANET的创建、万维网的发明),然后进行交流。小组试用Microsoft PowerPoint、WPS演示和Canva,分别制作一个手册页面,比较三者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工具。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对互联网历史的兴趣,通过讨论培养合作与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不同软件的使用能力,使他们能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帮助学生了解互联网历史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聚焦认识互联网的“前世今生”同学们,想象一下:没有微信聊天、没有抖音刷视频、甚至没法百度查资料———这样的世界你能接受吗?我们今天离不开的这一切,都靠一个‘大功臣’:互联网!这节课,我们就来当一回‘互联网侦探’,一起揭秘它的‘前世今生’:它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出生’的?它从‘小不点’变成现在这样,经历了哪些‘大变身’?二、写一写请先自己想想互联网是怎么出现和发展的,再和小组成员讨论,最后用思维导图画出手册第一篇章的主要内容。三、探索确定手册第一篇章内容后,接着需要学习相关内容并借助联网获取资源。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Internet)就像一张连接全世界电脑的大网。不同地方的电脑(比如右图所示的电脑A和电脑B)能通过这套网络互相通信,秘密就在于它们遵守同样的规则———TCP/IP协议。如果互联网是指连接多个网络的系统,那么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