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第1课 揭开互联网的面纱 (教科版)七年级 上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了解1994年是中国正式加入互联网“大家庭”的重要时刻,认识到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做个文明小网民。 感受互联网给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带来的改变,动手做出介绍互联网“出生和长大”的数字科普手册。 通过学习和制作互联网主题数字化作品,了解互联网的诞生及演化,分析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 认识教室、家里和未来的各种联网设备,交流互联网相关概念,梳理互联网发展历程,制作数字科普手册第一篇章。 02 新知导入 学校将举办线上科普知识展览活动。请你与同学合作,设计并制作一本名为《走进互联网》的数字科普手册。手册分为三个篇章,本节课的任务是完成第一篇章———互联网的诞生及演化。为了清晰呈现该篇章的内容,我们需要思考以下核心问题:我们应该学习并介绍哪些内容?应使用什么软件制作手册? 本课要点 02 新知导入 我们要学习并介绍哪些内容? 可以介绍互联网是如何诞生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事件,以及这些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讲述阿帕网的建立、万维网的出现,智能手机的普及等。 02 新知导入 应该使用什么软件制作手册? 我们可以使用像Microsoft PowerPoint、WPS演示或者Canva这样的软件,这些工具简单易用,能够帮助我们制作图文并茂的手册。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聚焦 认识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同学们,想象一下:没有微信聊天、没有抖音刷视频、甚至没法百度查资料———这样的世界你能接受吗?我们今天离不开的这一切,都靠一个‘大功臣’:互联网! 这节课,我们就来当一回‘互联网侦探’,一起揭秘它的‘前世今生’: 它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出生’的?它从‘小不点’变成现在这样,经历了哪些‘大变身’? 03 新知讲解 写一写 请先自己想想互联网是怎么出现和发展的,再和小组成员讨论,最后用思维导图画出手册第一篇章的主要内容。 03 新知讲解 探索 确定手册第一篇章内容后,接着需要学习相关内容并借助联网获取资源。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就像一张连接全世界电脑的大网。不同地方的电脑(比如右图所示的电脑A和电脑B)能通过这套网络互相通信,秘密就在于它们遵守同样的规则———TCP/IP协议。 03 新知讲解 如果互联网是指连接多个网络的系统,那么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03 新知讲解 探索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把不同地方的电脑、手机等设备用网线或无线连起来,让它们能共享文件、传递信息的‘大群聊’。 手机、电脑、平板、打印机……这些常用设备都能接入网络!未来,从手表到汽车,更多东西将加入这张“大网”。 你还知道哪些终端设备或物品能够连接网络? 03 新知讲解 议一议 老师的电子白板(联网放课件) 同学的平板电脑(上网查资料) 智能打印机(手机一键打印) 教室常见 智能电视(追动漫不用遥控器!) 扫地机器人(手机指挥它打扫) 智能音箱(喊一声就播音乐) 家里必备 运动手环(实时记录跑步数据) VR眼镜(联网玩沉浸式游戏) 智能跳绳(APP统计跳绳次数) 未来酷玩 03 新知讲解 探索 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要素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需要三个核心条件: 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 通信线路 有线介质:双绞线(网线)、光纤 无线介质:Wi-Fi、移动网络信号 通信设备 交换机(局域网内设备连接) 路由器(不同网络间数据转发) 03 新知讲解 能量加油站 按覆盖范围划分的计算机网络类型 局域网(LAN) 范围:≤10千米(教室、家庭、办公楼) 特点:专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