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2节 确定不等式(组)中字母的取值 将不等式化为中的某一种形式,对照已知条件中的不等式解集,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先确定字母系数的正负,再建立对应关系,进而确定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举例如下: 对于不等式,若解集为,则且;若解集为,则且;若不等式的解是任意实数,则;若不等式无解,则. 例1 (1)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 和的解集相同,求a的值. (2)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的解集,求a的值. (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集相同,求a的值. 对于(1),两个不等式的不等号方向相同,则a-1>0;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相同,则可以列出关于a的方程,求解即可.对于(2),两个不等式的不等号方向相同,则a-1>0;由已知可得,不等式的解集包含不等式 的解集,则可以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求解即可.对于(3),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结合不等号方向,确定a的符号及关于a的方程,求解即可. 解析 (1)由已知得,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解得 (2)由已知得,包含不等式 的解集, 则,解得 (3)解不等式,得, ∵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集相同, ∴,解得a=-2. 解决此类题目的思路相对直接,先看两个不等式的不等号方向,若方向相同,则未知数的系数大于0,若方向相反,则未知数的系数小于0;然后看不等式解集之间的关系,若相同,则列方程,若有包含关系,则列不等式.切勿见到题目盲目求解不等式,以免造成错解或漏解. 1.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 2.如果关于的不等式的解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 3.关于的不等式的任意一个解都比关于的不等式的解大,则的取值范围是 . 先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不等式的解集,或者将各不等式化成中的某一种形式,然后对照已知条件中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利用“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这一原则,建立对应的关系,进而确定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举例如下: 1.对于不等式组若解集为,则;若解集为,则. 2.对于不等式组若解集为,则且;若解集为且,则,;若解集为,则,;若不等式组无解,则,. 例2 (1)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求a的取值范围; (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解,求m的取值范围. 对于(1),由于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取各不等式解集的交集,结合数轴可得,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对于(2),由已知可得,与有交集,即可得关于m的不等式,求解即可.解析 (1)借助数轴分析,如图, 由图可得,解得 (2)由已知可得,与有交集,则 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有以下两种:借助口诀列关系式或借助数轴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看清题目中所给“解集的情况”,是有解,还是无解,这关系到所列字母的不等式的不等号方向. 4.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解且只有3个偶数解.同时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为非负整数,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的值之和为 . 先解出不含字母的不等式的解集,由已知在数轴上找出解集范围内连续的几个整数解,再将含字母的解集的端点在数轴上移动,观察满足题目要求时解集的方向以及端点的取值范围,进而建立对应关系.举例如下: 已知不等式有5个整数解,要确定m的取值范围,先要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然后将端点m在数轴上移动,如图,可知m的取值范围为. 例3 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0,1,2,求a的取值范围. 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将整数解在数轴上标出来,结合数轴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解析 由不等式组,得如图,将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在数轴上标出, 则解得 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相对简单,难点在于端点取值情况的确定,可以先画出草图,通过将解集的端点在数轴上移动的方式,确定端点位置,切勿凭空想象,以免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