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方差 学案 班级:_____姓名:_____评价:_____ 【知识梳理】 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_____. 方差的计算公式:_____.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_____;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_____; 【课堂练习】 1.下列统计指标中,能够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2.甲、乙两人10次标枪的落点如图所示,则甲、乙两人成绩方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3.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为0.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A.0.5 B.1 C.1.5 D.2 4.某社团统计成员一周的活动时间情况,列出了方差的计算公式:,则的值是( ) A.4 B.3 C. D. 5.八年级某班准备从甲、乙两位同学中选一人参加学校跳绳比赛.通过多次测试统计,他们的平均成绩都是每分钟180个,方差分别是:.最终选择了更稳定的甲参加比赛,则可能是( ) A. B. C. D.3 6.甲、乙两名同学在相同条件下射击打靶5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8,8,9 乙:6,7,8,9,10 则这两组数据的方差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7.某校七(2)班部分学生代表某区参加市级劳动技能团体决赛,比赛结束后十位评委独立给出分数,得到一列数.为公平起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作为评委给分,从而得到一列新数,则这两列数的相关统计量中,一定相等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8.在体育中考中,某校20名学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录入电脑后,计算得出这2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10个,方差为(方差公式为,其中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个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电脑录入员核对成绩时,发现两名学生成绩有误,其中一名学生成绩应为12个,错误输入为11个;另一名学生成绩应为8个,错误输入为9个,更正后实际成绩方差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9.某合唱团成员的平均年龄为52,方差为10,在人员没有变动的情况下,两年后这批成员平均年龄、方差分别是( ) A.平均年龄为52,方差为10 B.平均年龄为54,方差为10 C.平均年龄为52,方差为12 D.平均年龄为54,方差为12 10.为了推进“阳光体育”的实施,学校积极开展球类运动.在一次定点投篮测试中,每人投篮5次,八年级某班统计了全班50名学生投中的个数,并记录如下: 投中个数 0 1 2 3 4 5 人数 1 ● 12 ● 17 6 表格中有两处数据不小心被墨汁遮盖了,下列关于投中个数的统计量中,可以确定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11.某校八年级(一)、(二)两班的同学期末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统计如下: 班级 人数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一)班 50 85.4 82 84 26 (二)班 50 85.4 83 82 25 下列关于两班成绩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两班的平均成绩相同 B.若83分以上为优秀,则(二)班优秀人数不少于(一)班 C.(一)班成绩比(二)班成绩稳定 D.从众数来看,(一)班成绩比(二)班成绩好 12.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计算方差的算式:,根据上式还原得到的数据,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平均数为4 C.添加一个数4后方差不变 D.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 【课后反馈】 13.已知一组数据4,5,5,6,,要使这组数据的方差最小,则的值为( ) A.3 B.4 C.5 D.6 14.一组数据3,5,5,7,加入一个数5后,下列各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众数 15.有7个互不相等的数组成了一组数据,其平均数a与这7个数都不相等,把a和这7个数组成一组新的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新数据的平均值比原数据的平均值小 B.新数据的方差比原数据的方差大 C.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相同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