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第1课 获取网络资源 (教科版)七年级 上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理解并遵守网络资源使用规范,尊重非遗数字作品的版权,不随意传播、商用未授权内容,合法合规获取与使用信息。 能安全、规范地下载网络非遗素材(注意版权、选高清图、识文件类型),并整合应用于数字化宣传作品的创作中。 学习运用系统化方法(建分类文件夹、规范命名、双备份)管理下载的非遗数字资源,提升资源组织效率。 能主动识别非遗信息需求,比较直接访问网页与搜索引擎的特点,根据任务选择最合适的网络资源获取方法。 02 新知导入 为迎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月”,学校决定开展非遗展示活动。请你和同学合作,以“我眼中的非遗”为主题,在互联网上查找并选择感兴趣的非遗项目,如剪纸、二十四节气、针灸、皮影戏、湘剧等,然后查找并下载该非遗项目的相关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网络资源,为制作非遗宣传作品做准备。 本课要点 02 新知导入 最快查家乡非遗去哪? 直接访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www.)。使用它的 “非遗地图” 功能,选择你所在的省份,就能立刻、准确地看到所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信息最权威! 02 新知导入 怕资料丢失怎么办? 做“双备份”。推荐组合:1. 云备份:把资源包压缩上传到百度网盘(设密码更安全),适合小文件;2. U盘/硬盘备份:直接复制粘贴整个文件夹,适合大文件 02 新知导入 剪纸、皮影戏、二十四节气……这些充满智慧的非遗项目,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想让更多人了解它们?我们需要制作精彩的数字作品(PPT、视频)。但第一步,得先学会在浩瀚的网络海洋里,安全、准确、守规矩地把这些非遗的“数字碎片”(文字、图片、视频)找到、下载并整理好。准备好了吗?开启我们的“指尖传承”之旅! 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探索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非遗项目吗?在你的家乡都有哪些呢? 我们可以找有关非遗的书籍,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答案! 03 新知讲解 探索 查找非遗信息的传统方法 我们想查查中国有哪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宝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前,我们可以问身边的人、看报纸、翻书、听广播或者看电视来找这些信息。不过,这些方法找到的信息比较少,而且速度比较慢。 03 新知讲解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上网查资料又快又多,成了大家找信息的主要方式。那么,怎么在这个像超大图书馆一样的互联网上,又快又准地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呢? 我们想在网上找信息(比如查中国有哪些“非遗宝贝”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录),主要有这几种常用方法:直接输入网址访问相关网站;使用百度、搜狗这类搜索引擎;去专门的在线资料库查询;或者登录像知乎这样能提问和找答案的知识社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组合这些方法来更快更准地找到想要的东西。 探索 03 新知讲解 能量加油站 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所有那些你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连上网就能找到、能用的信息和内容。它们原本可能是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不同形式,但都被变成数字格式存在网上,然后通过网络,最终在你使用的设备(比如电脑、手机、平板)上显示出来或者播放出来。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比较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这两种网络资源获取方式的特点,将表格补充完整。 03 新知讲解 议一议 特点 直接访问网页 使用搜索引擎 (如百度、搜狗) 怎么操作? 知道网址,直接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访问。 输入关键词,搜索引擎会列出相关网页链接。 需要知道什么? 必须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