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夜间灯光图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 美国内战,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法国大革命后确立共和制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政治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任务:根据材料及教材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 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材料二: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Text Text Text Text 物理学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生物学 化学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 科学技术 德国植物学家施菜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材料三: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电的应用 理论基础: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可以产生电流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电 发 机 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但这种发电机存在许多缺点。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 动 电 机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1.电的应用 最显著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 德国工程师迪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意义:①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影响?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885年德国的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奔驰1号。三轮汽车于1886年1月29日获汽车制造专利,车速最快为15km/h。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 1908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T型汽车生产 亨利·福特(1863—1947) 福特汽车厂内景(1913年)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升空。飞机的发明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宣告航空时代的来临。 内燃机的发明意义: 飞机的发明: 美国莱特兄弟 美国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 冯如一号飞机 ②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①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产生。 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石油化学工业是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