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年—1924年)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创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缔造苏维埃政权,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曾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材料一: 种类 增长 棉纺织品 76% 生铁 190% 熟铁 116% 煤炭 131% 铁路 增加到32000千米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背景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1/5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发展状况 任务:根据材料概括俄国革命前的社会状况。 经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仍相对落后。 材料三: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少数大地主和金融资本家紧密勾结,维护着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背景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俄国有150多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背景 军事:一战俄国接连失利,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材料五 经济 政治 军事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相对落后 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打倒沙皇统治 要面包、要土地 要和平,反对战争 假设你是当时的俄国士兵或者是工人、农民,你会对当时的统治提出怎样的诉求? 一场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风暴日渐酝酿成熟———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二月革命 1、时间: 2、地点: 3、目的: 4、结果: 5、性质: 1917年3月 (俄历2月) 彼得格勒 推翻沙皇统治 ①推翻了沙皇统治。 ②出现了两个并立政权, 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尼古拉二世 重要提示: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是其担任的革命任务,而不能只看其领导的阶级。 苏维埃:俄语“代表会议”或会议的意思,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掌握全国政权 练习:我们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B.资产阶级积极领导革命 C.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否满足了人们的愿望? 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人民需求 临时政府举措 我们要面包! 我们要土地! 我们要和平! 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 饥荒来了,每人能有一小块面包就不错了! 正打仗呢,你还想种田?!拒绝土地改革。 列宁(1870-1924),他的父亲是一位拥有先进民主思想的平民知识分子。1887年,他的哥哥亚历山大因参与民意党组织的谋刺沙皇的行动被反动当局逮捕杀害。 1893年,他在彼得格勒参加了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小组。1895年,他将分散的小组统一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12月,列宁被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受到成千上万工人、士兵的热烈欢迎。 列宁1870-1924 1.列宁回国: 十月革命 2.四月提纲指方向: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提出《四月提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