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揭秘数据与信息 课例名称 揭秘数据与信息 年级 四年级 章节 单元主题一活动二 课时安排 1课时 执教教师 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 “数据与编码” 模块的第2课,承接第1课对数据的初步认识,聚焦于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及数据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内容涵盖从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加工的意义、数据在生活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作用。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据及其重要性的理解,以及数据在助力人们判断决策、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数据处理技术和编码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对于数据概念及类型的认知来自数学课堂,对于数据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深入。本节课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需要具体、生动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概念。此外,学生对于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不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如小组合作、数字设备支持等方式,帮助学生观察、体验和实践。 三、教学目标 理解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2. 认识数据的重要作用及其广泛应用,进一步增强数据意识。3. 知道数据加工的作用与意义,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数据与信息的关系;认识数据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 五、教学环境(软、硬件) 教学一体机、视音频播放软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教师提出问题:24可以代表什么意思?通过幻灯片展示3种情景。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并指出,在不同的情景中,同一数据表示不同的含义。2、体验探索教师课件展示育英小学征文比赛的数据,并提出问题: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你认为这两个奖项应该颁给哪些班级? 回顾旧知。观察并思考,24可以代表不同的数据含义。 通过生活常见的场景,唤醒学生旧知,搭建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活动一: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1、提问20210515可以代表什么。用课件出示两种不同的信息。小结:数据经过解释或加工,才能从中提取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2、认识什么是信息。利用课件展示身份证、视频等各种资源。帮助学生体会: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生成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就是信息。教师提问:以下不同形式的数据都传递了什么信息?通过课件播放播放2021年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电视、电台等媒体的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信息不会随着数据表现形式的不同而改变。教师小结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3、组织开展探究实践活动,智能运动手环记录了小明跑步的运动数据。说一说下图的数据中包含了哪些信息。 观察分析图片,说出图片中的数据。积极思考,认真聆听。认真完成多个探究实践活动。 通过图片展示两个不同的数据含义,帮助学生感知数据背后可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在不同的通过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数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并引导学生理解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四、活动二:数据的重要作用 通过课件展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几个国家的奖牌和求和排序处理后的数据图。对比一下,有什么发现?教师小结: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可以生成新的数据,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教师讲解: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可以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问题或规律,帮助人们做出判断或决策。用课件展示2017—2023年之间出生人口数量。提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用课件展示学生的思考。教师小结:数据经过加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