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 三角形 4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学习目标 1.复习并归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 2.能够根据三角形全等测定两点间的距离,并解决实际题. (重点,难点) “五羊石像”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内的越秀山木壳岗,主羊头部高高昂起,口中衔穗,回眸微笑,其余四羊环绕于主羊周围,姿态各异,造型优美,已经成为广州城市的标志.如图1所示的“五羊石像”,整个石像连基座高11米,A,B两点分别为石像底座的两端(其中A,B两点均在地面上).如何测量“五羊石像”底座的两端A,B的距离呢? 例1 在一次战役中,我军阵地与敌军碉堡隔河相望.为了炸掉这个碉堡,需要知道碉堡与我军阵地的距离.在不能过河测量又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如何估测这个距离呢 任务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一位战士想出来这样一个办法:如图,他面向碉堡的方向站好,然后调整帽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然后,他转过一个角度,保持刚才的姿态,这时视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的某一点上.接着,他用步测的办法量出自己与那个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他与碉堡间的距离.该战士的办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A C B D ? 这位聪明的八路军战士的方法如下: ∴BD= DC( ) D A B C ? 理由:在△ACD和△ABD中, ∠BDA=∠CDA(已知) AD=AD(公共边) ∠DAB=∠DAC=90°(已知) ∴△ACD≌△ABD(AS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步测距离 碉堡距离 例2 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他叔叔帮他出了一个这样的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AC;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 (1)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吗 请说明理由; (2)如果DE的长度是8 m,则AB的长度是多少 解:(1)DE与AB相等,理由如下: 在△ABC和△DEC中, , ∴△ABC≌△DEC(SAS), ∴DE=AB; (2)由(1)知,DE=AB, ∵DE=8m, ∴AB=8m, 即AB的长度是8m. 利用三角形全等可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实际上是构造出全等三角形,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把较难测量的距离转化为较容易测量的线段的长度. 即时测评 1.如图,要测量水池的宽AB,可从点A出发在地面上画一条线段AC,使AC⊥AB,在BA的延长线上找一点D,使∠ACD=∠ACB,这时量得AD=110m,则水池的宽AB是_____ m. 110 2.如图所示,已知AC=DB,AO=DO,CD=100 m,则A,B两点间的距离( ) A.大于100 m B.等于100 m C.小于100 m D.无法确定 C 即时测评 3.如图,要测量河中礁石A离岸边B点的距离,采取的方法如下:顺着河岸的方向任作一条线段BC,作∠CBA′=∠CBA,∠BCA′=∠BCA.可得△A′BC≌△ABC,所以A′B=AB,所以测量A′B的长即可得AB的长.判定图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是( ) A.SAS B.ASA C.SSS D.AAS B 即时测评 即时测评 4.小强为了测量一幢高楼高AB,在旗杆CD与楼之间选定一点P.测得旗杆顶C视线PC与地面夹角∠DPC=36°,测楼顶A视线PA与地面夹角∠APB=54°,量得P到楼底距离PB与旗杆高度相等,等于10米,量得旗杆与楼之间距离为DB=36米,小强计算出了楼高,楼高AB是多少米? 解:∵∠CPD=36°,∠APB=54°,∠CDP=∠ABP=90°, ∴∠DCP=∠APB=54°. 在△CPD和△PAB中, ∵∠CDP=∠ABP,DC=PB,∠DCP=∠APB, ∴△CPD≌△PAB(ASA), ∴DP=AB. ∵DB=36米,PB=10米, ∴AB=36-10=26(米). 答:楼高AB是26米. 1.如图,小明用10块高度都是1 cm的相同的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尺ABC,点C在DE上,点A,B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则两堵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