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建网站跟我做》教案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校园活动线上展》第20课。它是对本单元网页制作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拓展,重点围绕将制作好的网页组织成网站,以及网站的展示和评测展开。通过学习,能帮助学生整合知识,形成完整网站,提升综合实践和信息技术素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对网页制作有初步了解。但在将分散网页组织成网站,以及网站评测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好奇心强、乐于实践,不过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有待提高。教学中应多采用实例引导、小组合作等方式,突破学生学习障碍。 课时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1. 培养学生识别网站构建中的信息需求,能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 2. 提高学生对网站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敏感度,学会筛选优质信息。 计算思维 1. 通过超链接设置和网站构建实践,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网站构建和评测中问题的能力。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 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网站构建技能。 2. 鼓励学生在网站构建和评测中进行创新实践,提出独特的设计思路。 信息社会责任 1. 在网站构建过程中,强化学生版权意识、网络安全和信息伦理观念。 2. 引导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传播健康、积极的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深入理解超链接的用法,能准确设置超链接将分散页面组织成网站。 2. 掌握不同类型超链接(文本、图像等)的设置方法。 3. 学会将网页合理布局,使网站结构清晰、页面流畅。 难点 1. 精准把握评测网站需要关注的因素,如内容质量、页面布局、用户体验等。 2.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网站进行全面、客观的评测,并提出合理改进意见。 3. 理解网站发布的原理和流程,成功将网站展示出来。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示范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超链接和网站构建示例代码、相关素材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展示与提问 (1)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之前制作的科技节网页,让学生直观看到自己的成果。 (2) 详细提问学生:“这些单独的网页如何才能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像我们平时看到的网站那样可以相互跳转浏览的整体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在脑海中初步构思解决方案。 (4) 观察学生的反应,对表现出思考迹象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的眼神。 (5)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初步想法,倾听他们的观点,并给予积极回应。 (6) 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简要点评,指出其中合理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7) 强调将网页组织成网站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 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组建网站。 1. 认真观看展示的网页。 2. 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 尝试在脑海中构思解决方案。 4. 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评价任务 思考积极: 表达清晰: 想法合理: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引发思考,自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教学 - 用超链接组织网站中的网页 活动一:超链接知识讲解 概念讲解 (1) 教师详细讲解超链接的概念,强调超链接对象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组词或一幅图像等。 (2) 举例说明超链接的作用,如在网页中点击一个词可以跳转到相关页面。 (3) 展示不同类型超链接(文本、图像、E - mail等)的示例,让学生直观感受。 (4) 结合示例代码,逐行解释超链接的代码结构和语法规则。 (5) 强调超链接设置的注意事项,如链接地址的准确性、目标页面的存在性等。 (6) 让学生自己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