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7573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26课 创意展示我家乡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253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义务教育,26课,教案,家乡,展示,创意
  • cover
《创意展示我家乡》教案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相关内容。它处于互联网创新应用单元,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短视频应用与影响,掌握制作流程与技巧。这有助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为其未来利用互联网创新应用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渴望探索,短视频易吸引他们。但他们信息意识较薄弱,计算思维待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不足,且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教学中应结合其身心特点,多设实践活动,突破学生在创意融入和个性化表达等方面的困难。 课时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1. 能认识到短视频作为信息传播与交流新媒介的重要性。 2. 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真伪,形成健康信息获取与利用习惯。 计算思维 1. 在制作短视频中,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规划内容与结构。 2. 掌握利用在线工具和云存储技术收集、处理与共享素材的方法。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 通过实践,将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短视频制作,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2. 发挥想象力,创作有创意和个性的短视频作品。 信息社会责任 1. 认识发布短视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传播不良信息。 2. 培养版权意识,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短视频制作的基本流程。 2. 了解互联网应用在短视频制作中的具体帮助。 3. 学会利用在线人工智能模型辅助创作短视频文案。 难点 1. 将创意融入短视频制作,实现个性化表达。 2. 处理好各段视频的自然过渡,搭配合适背景音乐。 3. 培养学生在短视频制作中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示范讲解法 教具准备 具备上网条件的信息科技实验室、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播放视频引导思考 (1)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一段精美的家乡介绍短视频,视频中包含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热闹的民俗活动等内容。播放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大家思考一下,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回忆家乡的特色。 (2) 接着教师继续提问:“你觉得用短视频这种方式展示家乡有什么好处呢?”鼓励学生从信息传播、受众接受度、展示形式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回答。 (3) 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的独特见解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短视频在信息传播上的高效性和生动性。 (4)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互联网应用知识,提问:“我们之前学过的互联网应用,哪些可能会对短视频制作有帮助呢?”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期待。 (5)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短视频案例,包括搞笑、科普、旅游等,让学生感受短视频的多样性和广泛应用。 (6) 在展示案例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讲解每个案例的特点和亮点,引导学生观察短视频的结构、内容和表现形式。 (7) 教师提出问题:“对比这些不同类型的短视频,大家觉得制作一个成功的短视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8)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1. 观看视频,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 结合自身经历,回答关于家乡和短视频展示好处的问题。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互联网应用与短视频制作关系的看法。 4. 认真倾听其他小组代表的发言。 评价任务 思考活跃度: 回答准确性: 讨论参与度: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家乡介绍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展示不同类型的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