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人协同效率高》教案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校园活动线上展》第19课。围绕多人协同制作网页展开,先强调优势引出工具需求,介绍Markdown语言特点、应用及与HTML对比,引导转换文件展示效果。为后续网页项目开发奠基。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但对多人协同制作网页较陌生。他们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但逻辑思维和协作能力待提升。学习Markdown语言和多人协作时会遇困难,可通过实例、对比、小组活动突破。 课时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1. 理解多人协同制作网页的优势和技术要求。 2. 认识Markdown语言在多人协同中的适用性。 计算思维 1. 通过Markdown语言学习和网页制作,培养逻辑与算法思维。 2. 提升系统思维能力,思考多人协同的流程和架构。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 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展自主、协作学习和创新实践。 2. 体验技术创新对提高效率的作用。 信息社会责任 1. 在多人协同中注重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 2. 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多人协同制作网页的优势。 2. 掌握Markdown语言的语法特点。 3. 学会将Markdown文件转换为网页文件。 难点 1. 通过代码对比认识Markdown语言的特点。 2. 解决多人协同制作网页时的冲突和问题。 3. 体会技术创新对提高效率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多人在线文档编辑工具账号、Markdown示例文档、相关素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展示与提问 (1)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校大型活动官方网站页面,详细介绍这些网站由众多专业人员协同完成,涉及内容编辑、设计、技术开发等分工协作。 (2) 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么庞大复杂的网站仅靠一个人能完成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3) 等待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合理观点,纠正错误认识。 (4) 强调多人协同在网页制作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主题“多人协同效率高”。 (5) 再次展示一些多人协同制作的优秀网页案例,让学生感受其效果和优势。 (6) 简单介绍本节课将解决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多人协同?如何用Markdown语言制作网页? (7)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后续学习,探索多人协同的奥秘。 (8) 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1. 观看网站页面展示。 2.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3. 倾听教师点评和总结。 4. 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 评价任务 回答准确性: 参与积极性: 思考深度: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和提问,激发学生对多人协同制作网页的兴趣,自然引出新课,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教学 - 多人协同 讲解多人协同优势 (1) 阐述一个人单独制作网页效率低,多人协作能加快速度,引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明工具的重要性。 (2) 指出《记事本》等软件不适合多人协同制作网页,应采用支持多人在线编辑的工具。 (3) 详细讲解多人一起在线制作网页的好处,如效率高,可实现实时协作和同时编辑预览。 (4) 说明有助于发挥特长,成员可按专长负责不同部分提高质量。 (5) 强调能实时获取反馈,及时修改调整优化设计和功能。 (6) 提及可促进知识共享,成员相互学习借鉴经验技巧。 (7) 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说明多人协同的优势和效果。 (8) 引导学生思考在其他领域多人协同的应用。 1. 倾听教师讲解。 2. 理解多人协同的优势。 3. 思考教师提出的案例。 4. 参与关于其他领域应用的讨论。 评价任务 理解程度: 案例分析: 讨论参与度: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多人协同的优势,为学习Markdown语言和实际操作做铺垫。 新课教学 - Markdown语言 活动一:介绍Markdow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