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影响新体验》教案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七年级信息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在学生了解互联网相关知识及个人生活应用基础上展开。主要介绍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及互联网与文化传承的创新,为后续深入学习互联网应用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对互联网有一定了解,但对其在各行业及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认识较浅。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探索新事物,但自主学习和归纳总结能力有待提高。教学中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课时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1. 知道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如农业、工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2. 了解互联网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感受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信息社会责任 1. 感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挑战,能够根据信息需求高效地获取信息。 2. 培养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认识到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了解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包括农业、工业、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 2. 掌握“互联网+”在各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优势。 3. 明确互联网对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 难点 1. 理解互联网与文化传承的创新,如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的原理。 2. 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互联网+”对各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3. 培养学生根据信息需求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探索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计算机、互联网、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1) 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应用的特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例如早期互联网可能主要用于信息浏览,而现在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个性化服务。 (2) 提问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如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 (3)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互联网应用案例,如在线购物、在线学习等。 (4)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认识。 (5) 强调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互联网影响新体验。 (6) 展示一些互联网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图片或视频,如智能农业、工业自动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再次强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8)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互联网相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1.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 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案例。 3. 观看图片或视频,感受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4. 回顾之前学过的互联网知识。 评价任务 回答准确性: 参与积极性: 知识回顾度: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和展示,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解各行各业的“互联网+” 活动一:互联网+农业 介绍概念 (1) 讲解“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强调它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2) 举例说明“互联网+农业”的应用场景,如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浇水,精准种植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 (3) 展示智能灌溉和精准种植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工作原理。 (4) 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好处,如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等。 (5) 组织学生讨论“互联网+农业”可能面临的挑战,如技术成本高、农民接受度低等。 (6)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7)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互联网+农业”案例,如当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更多“互联网+农业”的应用案例。 活动二:互联网+工业 (1) 介绍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强调“5G+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性。 (2) 以汽车行业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