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7582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14课 互联网搜索新发展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11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义务教育,14课,教案,新发展,搜索,互联网
  • cover
《互联网搜索新发展》教案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便捷的互联网服务》第14课。教材通过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体验引入搜索引擎,引导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对搜索引擎技术改变的认知,在互联网服务相关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能提升学生信息检索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互联网使用经验,但对搜索引擎工作原理了解甚少。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具备一定观察和实践能力。不过,理解复杂算法和技术有困难,可能在实验操作中出现失误。教学中应多结合实例,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课时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1. 培养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敏感度,增强对搜索引擎在信息获取中重要性的认识。 2. 让学生意识到搜索引擎对信息检索的高效性,提高对信息的关注度。 计算思维 1. 通过分析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和网络爬虫技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理解复杂算法在搜索引擎中的作用。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 使学生掌握运用搜索引擎和网络爬虫技术进行信息检索和处理的方法。 2. 鼓励学生创新搜索引擎使用方式,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 1. 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搜索引擎,尊重知识产权。 2. 培养学生维护网络健康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信息使用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2. 理解网络爬虫技术在搜索引擎中的应用。 3. 明确搜索引擎工作流程的主要步骤。 难点 1. 理解搜索引擎中复杂算法的作用。 2. 明白网络爬虫技术如何实现数据的抓取和索引。 3. 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搜索中,创新搜索方式。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具备上网条件的信息科技实验室、多媒体课件、简易搜索软件、网络爬虫教学软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 (1)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在百度或搜狗上输入一个关键词,按下回车键后,是如何迅速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的呢?”引导学生思考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 (2)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在脑海中组织答案,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和想象。 (3) 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情,了解他们的思考状态。 (4) 提醒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平时使用搜索引擎的经验来思考问题。 (5) 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6)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简单交流,分享自己的初步想法。 (7) 对学生的积极思考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8) 准备汇总学生的答案,为新课导入做铺垫。 1.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 尝试在脑海中组织答案。 3. 与周围同学简单交流想法。 4. 等待回答问题。 评价任务 思考积极性: 交流主动性: 想法创新性: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 新课教学 - 搜索引擎工作思路 引入概念 (1) 老师汇总学生答案后,展示搜索引擎搜索结果的快速响应,说:“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搜索引擎的神秘面纱,一起探索它的工作原理。”引出新课内容。 (2) 介绍准备读书节线上活动收集资料的情境,指出自行在网络中获取信息困难,引出搜索引擎的概念,强调其在信息搜索中的重要性。 (3) 展示互联网上众多网站的图片或视频,说明搜索引擎要从海量网站中找匹配网页的挑战。 (4) 提出问题:“想象一下,互联网上有难以计数的网站,搜索引擎需要从这些网站中寻找与关键词相匹配的网页,然后返回搜索结果,应该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实际上,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问题或关键词后,很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