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卷 一、选择题 1.(2024九上·义乌月考)2024年1月11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年度盛典。如图是浙江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们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衢州白瓷 B.温州剪纸 C.东阳木雕 D.杭州刺绣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解答】A、白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剪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木雕雕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刺绣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5九上·诸暨期末)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可以表示 A.沉淀的质量 B.氢氧化钡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溶质的质量 【答案】D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要注意是将谁加入到谁的溶液中,刚开始溶质为氢氧化钡,恰好反应后,继续加稀硫酸,溶质变为硫酸。 【解答】方程式为。 A、随着反应进行,沉淀的质量逐渐变大,故A错误; B、氢氧化钡是反应物,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化钡的质量逐渐减少,恰好完全反应时,氢氧化钡的质量为零,之后不再改变,故B错误;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值不为零,故C错误; D、恰好完全反应时,只有沉淀和水,所以溶质为零,接着稀硫酸过量,溶质质量逐渐变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5九上·鄞州期末)在农业生产中,为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常会使用各种化学肥料。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A.NH4NO3 B.KH2PO4 C.Ca(H2PO4)2 D.KCl 【答案】A 【知识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肥料都属于盐。 【解答】A、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正确; B、磷酸二氢钾含有磷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错误; C、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C错误; D、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2024九上·瑞安期中)用数字传感器探究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C.该实验是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45s时,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A、根据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45s 时,pH等于 7,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pH 逐渐增大,说明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错误; C、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过程中,pH 是从小于 7 逐渐增大到大于 7,盐酸pH<7,氢氧化钠pH>7,说明该实验是向稀盐酸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错误; D、根据图像可知,45s 时,pH 等于 7,表示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正确。 故答案为:D。 5.(2025九上·浙江月考)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 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①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 主要反应是:CuSO4+Na2CO3+H2O=Na2SO4+Cu(OH)2↓+CO2↑ 次要反应是:CuSO4+Na2CO3=Na2SO4+CuCO3↓ ②CuSO4溶液与Na2S 溶液混合 主要反应是:CuSO4+Na2S=Na2SO4+CuS↓ 很难发生的反应是:CuSO4+Na2S+2H2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