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9293

23.4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12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38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3.4,样本,估计,总体,教案,格式
  • cover
23.4 用样本估计总体 课题 用样本估计总体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26-28 教学目标 1.体会样本和总体的关系,会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2.会计算样本方差,能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样本的基本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引入】 问题1 在选取样本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答案: (1)所选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 (2)所选取的样本的容量应该足够大. (3)样本要避免遗漏某一个群体. 这样所选取的样本才能反映总体的特性,才比较合适. 问题2 用例子说明有些调查不适宜作普查,只适宜作抽样调查. 预设答案: 示例1:妈妈为了知道饼熟了没有,从刚出锅的饼上切下一小块尝尝,如果这一小块熟了,那么可以估计整张饼熟了. 示例2:为了了解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会在这个城市中分散地选择几个地点,从各地采集数据. 示例3:要了解农田中某种病虫害的灾情,会随意地选定几块地,仔细地检查虫卵数,然后估计一公顷农田大约平均有多少虫卵,会不会发生病虫害. 示例4:某部队要想知道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会随意地从中选取一些炮弹进行发射实验,以考察这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教师点评。 如何选取样本,使它具有代表性,而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呢?怎样做才能使得抽样调查的结果更准确呢?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问题情境,引出新课.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 问题1 为了估计全校初中女生的平均身高,九年级(一)班的8个课外学习小组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容量为25和100的样本,样本平均数用和表示,结果如下: (1)对容量相同的不同样本,算得的样本平均数相同吗?说明了什么? (2)把得到的样本平均数标在数轴上,观察数轴,在两组样本平均数中,哪一组样本平均数的波动小?这说明了什么? (3)如果总体身高的平均数是160.0 cm,哪一组样本平均数整体上更接近160.0 cm 预设答案: (1)容量相同的不同样本,样本平均数一般不相同.样本平均数具有不确定性. (2)容量为100的样本平均数波动较小,这说明了随样本容量的增加,样本平均数呈现一种稳定性的规律. (3)容量为100的样本,即容量大的样本平均数整体上更接近总体平均数. 【归纳】 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即使是相同的样本容量,不同样本的平均数一般也不相同;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差异比较大,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平均数的波动小,逐渐稳定在总体平均数的附近.因此在实际中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 抽取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才能保证估计的结果可信、可靠.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巡视中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并解释理由,其他组成员质疑、补充完整,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归纳. 【例题】 例1 工人师傅用车床加工一种直径为20 mm的轴,从某天加工的轴中随机抽取了10件,测得其直径(单位:mm)如下: 20.1 19.0 20.3 20.2 19.8 19.7 19.9 20.3 20.0 19.8 (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 (2)求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的估计值. (3)若规定当方差不超过0.05 mm2时,车床生产情况为正常,判断这台车床的生产情况是否正常. 解:(1)样本平均数为 =×(20.1+19.9+20.3+20.2+19.8+19.7+19.9+20.3+20.0+19.8)=20(mm2) 样本方差为 =[20.1-20)2+(19.9-20)2+…+(19.8-20)2]=0.042(mm2) 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的估计值就是样本的平均数和样本方差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