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Q>0,所以P≤Q. 解析 二 求不等式的解集 1.对于实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首先转化为标准形式(二次项系数为正),然后能分解因式的变成因式相乘的形式,从而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2.对于含参数的不等式要注意对参数进行讨论,做到不重不漏. 3.掌握不等式的解法,重点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 解下列不等式: (1)|x-1|+|2x+1|<2; 例 2 ①当x<-时,原不等式等价于解得-1时,原不等式等价于 不等式组无解. 由①②③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解 (2)ax2-(a+1)x+1<0. ①当a=0时,原不等式即为-x+1<0,解得x>1; ②当a<0时,原不等式化为(x-1)>0,解得x<或x>1; ③当a>0时,原不等式化为(x-1)<0. 若=1,即a=1时,不等式无解; 若<1,即a>1时,解得1,即01}; 当0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解 (1)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2)对于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若二次项系数为常数,则可先考虑分解因式,再对根的大小进行讨论;若不易分解因式,则可对判别式分类讨论,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 反 思 感 悟 若不等式ax2+5x-2>0的解集是. (1)求a的值; 跟踪训练 2 依题意,可得ax2+5x-2=0的两个实数根为和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 得 解得a=-2. 解 (2)求不等式>a+5的解集. 将a=-2代入不等式,得>3, 即-3>0,整理得>0, 即(x+1)(x+2)<0,解得-20,b>0)是每年高考的热点,主要考查命题判断、不等式证明以及求最值问题,特别是求最值问题往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熟练掌握均值不等式的应用,重点提升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素养. 已知a,b都是正数,且a2+=1,则y=a的最大值为 . 例 3 ∵a2+=1,∴2a2+b2=2. 又∵a,b都是正数, ∴y=a==·≤·=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y=a. 解析 均值不等式的最值问题的解题策略 注意寻求已知条件与目标函数之间的联系,常用的方法有配凑法、换元法等,其原则是构造定值,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等号必须取到,否则此种变形就是错误的.很多题目中特别注意“1”的代换. 反 思 感 悟 已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