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核心知识点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 年) 1.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978 年 5 月) ①背景: 纠正“两个凡是”错误观点(“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 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②意义: 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为改革开放 奠定思想基础。 ③关键文献: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 12 月) ①主要内容: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② 恢复民主集中制,平反冤假错案(如刘少奇案)。 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改革开放新时期 开始。 二、改革开放的进程 1.经济体制改革 ①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 户”)。 城市: ②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如首钢试点)。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革)。 ③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破除“姓社姓资” 争论。 ④中共十四大(1992 年): 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对外开放格局 ①经济特区(1980 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增海南)。 ②沿海开放城市(1984 年): 大连、天津、上海等 14 个城市。 ③加入 WTO(2001 年): 标志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 ④“一带一路”倡议(2013 年): 推动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 4. 重大成就 经济数据: 2010 年 GDP 跃居世界第二,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科技突破: 高铁、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载人航天(神 舟系列)。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①构想提出: 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②香港回归(1997 年 7 月 1 日): ③中英联合声明(1984 年),结束英国殖民统治。 ④澳门回归(1999 年 12 月 20 日): 中葡联合声明(1987 年),恢复行使主权。 ⑤台湾问题: 《反分裂国家法》(2005 年)遏制“台独”。 ⑥两岸交流:2008 年“三通”实现,2015 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历史性会 晤。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邓小平理论: 核心: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写入党章(1997 年中共十五大)。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 内容: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写入党章(2002 年中共十六大)。 3. 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核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写入党章(2007 年中共十七大)。 五、国际影响力提升 1. 外交成就: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 年),中美建交(1979 年)。 主办 APEC、G20 峰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 全球治理: 牵头成立亚投行(AIIB),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六、单元重难点(结合教材与试题) 1. 必背时间点: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 年(南方谈话、十四大)、1997 年(香港回归、十五大)、2001 年(入世)、2017 年(十九大)。 3. 关键概念: ①改革开放: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全面深化。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 ③“一国两制”: 成功实践(港澳)与未来挑战(台湾)。 4. 高频考点: 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经济腾飞、社会转型、国际地位提 升)。 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习近平)。 七、知识拓展(教材补充) 浦东开发开放(1990 年): 上海浦东新区成为改革开放象征。 八、背诵口诀: “七八转折定方向,九二南巡破冰忙。 九七香港归祖国,零一入世迎风浪。 九、十九大启新时代,复兴路上创辉煌。”《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核心知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