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9826

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34154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数学,第二,必修,2019,人教,6.4.1
    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1.在△ABC中,若(+)·(-)=0,则△ABC(  ) A.是正三角形 B.是直角三角形 C.是等腰三角形 D.形状无法确定 2.已知A,B,C,D四点的坐标分别为(1,0),(4,3),(2,4),(0,2),则此四边形为(  ) A.梯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 3.在四边形ABCD中,若=(1,3),=(-6,2),则该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B.2 C.5 D.10 4.(2024·新乡月考)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点D,E分别为AB,BC的中点,则cos∠DOE=(  ) A.   B. C.   D. 5.在△ABC中,AB=AC=2,点M满足+2=0,若·=,则BC的长为(  ) A.1 B. C.2 D.3 6.(多选)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AD=2,∠BAD=,=2,延长DP交BC于点M,则(  ) A.=- B.=4 C.·=1 D.·= 7.已知G为△ABC的重心,且=λ(+),则λ=    . 8.已知在矩形ABCD中,AB=2,AD=1,E,F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    . 9.(2024·泰安月考)已知S△ABC=3,点M是△ABC内一点且+2=,则△MBC的面积为    . 10.如图,已知D,E分别为△ABC的边AB,AC的中点,延长CD到M使DM=CD,延长BE到N使BE=EN,求证:M,A,N三点共线. 11.已知点O,A,B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P为该平面上一点,且=,则(  ) A.点P在线段AB上 B.点P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 C.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D.点P不在直线AB上 12.在△ABC中,设-=2·,那么动点M形成的图形必经过△ABC的(  ) A.垂心 B.内心 C.外心 D.重心 13.如图,BC,DE是半径为1的圆O的两条直径,=2,则·=    . 14. 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BC边上的中点,点F在边CD上. (1)若AB=BC=2,点F是边CD上靠近点C的三等分点,求·的值; (2)若AB=,BC=2,当·=0时,求CF的长. 15.我们把与直线l垂直的向量称为直线l的法向量,当直线l的方程为y=kx+b时,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e=(1,k).设e=(A,B)是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那么n=(-B,A)就是直线l的一个法向量(如图①).借助直线的法向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已知P是直线l外一点,n是直线l的一个法向量,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Q,那么在法向量n上的投影向量为(||cos θ)(θ为向量n与 的夹角),其模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d,即d=(如图②).已知点A(-4,0),B(2,-1),C(-1,3),则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    . 16.在△ABC中,已知AB=AC=5,BC=6,点M是AC边上靠近点A的一个三等分点,试问:在线段BM(端点除外)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C⊥BM? 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1.C (+)·(-)=-=0,即||=||,∴CA=CB,则△ABC是等腰三角形. 2.A ∵=(3,3),=(-2,-2),∴=-,∴与共线.又||≠||,∴该四边形为梯形. 3.D ∵·=-6+6=0,∴AC⊥BD.∴四边形ABCD的面积S=||||=××2=10. 4.D 以O为原点,以OA,OC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题意知,=(1,),=(,1),故cos∠DOE===. 5.C 取BC的中点O,连接AO,如图所示.∵+2=0,即=2,∴M为BC边上靠近C的三等分点,∵AB=AC,∴AO⊥BC,∴·=0,又=,∴·=·(+)=·+·=·=||2=,解得||=2,即BC=2. 6.ACD 依题意,因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AD=1,∠BAD=,=2,所以===2,即M为BC的中点,所以==(+)=-,故A正确;因为,不共线,所以=4错误,故B错误;·=2×1×cos=1,故C正确;·=(-)·(+)=+·-=,故D正确.故选A、C、D. 7. 解析:如图所示,取BC中点M,连接AM,则三角形中由向量公式得+=2,又因为G为△ABC的重心,故=,因此=(+),故λ=. 8.- 解析: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A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