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音乐-出卷网-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少年的歌 《我是少年阿凡提》 “少年的歌”———《我是少年阿凡提》 学 科 小学音乐 学 段 第二学段 年 级 四年级 教材版本 人民音乐-出卷网- 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所塑造的少年阿凡提风趣、幽默、正义的形象,鼓励学生做一个机智勇敢、爱护生态环境的新时代好少年。 2. 认识下滑音和升记号“#”,并能体会歌曲中带有升记号音的表现作用;注意附点音符节奏、切分节奏和重音记号的演唱。 3.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角色扮演和组合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锻炼合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 拍,二段体。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选材颇有新意,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题材。歌曲在第11小节跳跃的引子后,情绪欢快地进入第一乐段,这一乐段共有四个乐句(4小节为一个乐句),第一乐句的句中出现了下滑音的唱法和临时变化音,即刻把少年阿凡提欢乐风趣的生动形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第二乐句旋律上扬,唱出了少年阿凡提愉快的心情。第三、第四乐句分别插入两个乐节的间奏,特别是第四乐句运用了“0 X X”切分节奏和重音记号加强了语气,更加突出地表达了少年阿凡提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心情,突出了歌曲的主题。第二乐段以连续密集的节奏音型出现 ,旋律采用了模进的手法 ,配以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啦啦啦”、“唻唻唻”更鲜明地表现了主人公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最后的乐句旋律作了变化重复,曲调宽紧交替,唱出了新一代少年阿凡提自豪、欢乐的心情。 三、教学重点: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能用圆润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认识下滑音和升记号“#”,唱准附点音符节奏、切分节奏,能用角色扮演和组合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双响筒、铃鼓、口风琴、小毛驴道具、板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1.师生问好。 2.创设情境,舞蹈导入。 教师身穿新疆服饰跳新疆舞,让学生思考舞蹈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3.教师介绍新疆,引出新课《我是少年阿凡提》。 以舞蹈的形式导入,一方面为教学内容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营造浓郁的课堂氛围。 介绍新疆,引出阿凡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授 (一)初听歌曲 聆听歌曲,整体感知全曲,思考歌曲中的少年阿凡提是什么样的人? (二)朗读歌词 1.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教师用双响筒伴奏。 2.教师讲解朗读歌词中出现的节奏难点:附点音符节奏、切分节奏。(三)模唱旋律 1.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用“la”模唱旋律。 2.教师讲解音乐知识下滑音记号和升记号。 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思考阿凡提骑着他的小毛驴遇见了谁? 2.学唱情绪高兴的乐段 (1)学生跟着音频学唱,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下滑音和升记号的演唱。 (2)加入舞蹈动作再次有感情的演唱。 3.学唱情绪生气的乐段 (1)学生跟着音频学唱,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附点节奏、重音记号和切分节奏的演唱。 (2)让学生设计能够表达阿凡提生气时的语气词和动作,再次演唱。 4.学唱情绪自豪的乐段 拍击铃鼓并有节奏的演唱歌曲,教师提醒学生衬词“啦”和“唻”要吐字清晰,并用自豪的歌曲演唱。 (五)完整演唱歌曲 边拍击铃鼓边完整演唱。 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根据内容思考少年阿凡提是怎样的人,让学生快速进入歌曲学习。 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发现节奏难点,解决节奏难点,为后面歌曲的学习打下伏笔。 模唱旋律,让学生在模唱的过程中寻找较难演唱的地方,教师通过讲解新知和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去学习歌曲。 复听歌曲,带入故事情节,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