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594607
11.4.1 第二课时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 第四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27933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11.4.1
,
第四
,
必修
,
2019
,
人教
,
数学
第二课时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已知直线a,b,平面α,且a⊥α,下列条件中,能推出a∥b的是( ) A.b∥α B.b α C.b⊥α D.b与α相交 2.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70°,直线l∥m,则m与α所成的角等于( ) A.20° B.70° C.90° D.110° 3.已知m,n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α,n∥α,则m∥n B.若m⊥α,n α,则m⊥n C.若m⊥α,n∥α,则m∥n D.若m∥α,m⊥n,则n⊥α 4.如图所示,如果MC⊥菱形ABCD所在平面,那么MA与BD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垂直相交 C.垂直但不相交 D.相交但不垂直 5.如图所示,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ABC,PA=2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B⊥AD B.AB⊥平面PBC C.直线BC∥平面PAE D.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 6.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D的中点,F是BB1的中点,则直线EF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 A.2 B.1 C. D. 7.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BC,AB=AC且∠BAC=90°,则直线PA与底面ABC所成的角为 . 8.已知直线l∩平面α=点O,A∈l,B∈l,A α,B α,且OA=AB.若AC⊥平面α,垂足为C,BD⊥平面α,垂足为D,AC=1,则BD= . 9.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长为2,AC=BC=1,∠ACB=90°,D是A1B1的中点,F是BB1上的动点,AB1,DF交于点E.要使AB1⊥平面C1DF,则线段B1F= . 1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侧棱PD=a,PA=PC=a. (1)求证:PD⊥平面ABCD; (2)求出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11.(多选)如图所示,P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异于AB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投影,则( ) A.AF⊥PB B.EF⊥PB C.AF⊥BC D.AE⊥平面PBC 1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直线A1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2)直线A1B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1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A1. (1)求证:AB1⊥平面A1BC1; (2)若D为B1C1的中点,求AD与平面A1B1C1所成角的正弦值. 14.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CC1,当底面A1B1C1满足条件 时,有AB1⊥BC1(答案不唯一,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 15.如图,在四面体P-ABC中,PA⊥平面ABC,PA=AB=1,BC=,AC=2. (1)证明:BC⊥平面PAB; (2)在线段PC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AC⊥BD?若存在,求出PD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二课时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C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当b⊥α,a⊥α时,a∥b.故选C. 2.B ∵l∥m,∴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等于m与α所成的角,又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70°,∴m与α所成的角为70°.故选B. 3.B 若m∥α,n∥α,则m与n平行、相交或异面,所以A错误;若m⊥α,n α,则m⊥n,故B正确;若m⊥α,n∥α,则m⊥n,故C错误;若m∥α,m⊥n,则n∥α或n⊥α或n与α相交或n α,故D错误. 4.C 如图,连接AC.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BD⊥AC.又MC⊥平面ABCD,则BD⊥MC.因为AC∩MC=C,所以BD⊥平面AMC.又MA 平面AMC,所以MA⊥BD.显然直线MA与直线BD不共面,因此直线MA与BD的位置关系是垂直但不相交.故选C. 5.D 正六棱锥的底面为正六边形ABCDEF,每个内角为120°,AD是∠FAB的角平分线,AD与AB不垂直,而AB是PB在底面上的射影,所以PB与AD不垂直,故A不正确;因为∠ABC=120°,所以AB与BC不垂直,所以AB与平面PBC不垂直,B不正确;BC与AE在平面ABCDEF内相交,故C不正确;PD在底面ABC内的射影是AD,且AD=2AB,又PA=2AB,所以AD=PA,又PA⊥平面ABC,AD 平面ABC,所以PA⊥AD,所以△PAD为等腰直角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25-09-18)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25-09-18)
5.3.2 极大值与极小值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25-09-18)
5.3.1 单调性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25-09-18)
5.2.3 简单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