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596353
10.1 浮力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20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10.1
,
浮力
,
教学设计
,
格式
,
2024-2025
,
学年
浮力第一节 浮力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表 上课班级 - 讲授内容 浮力第一节 浮力 上课日期 - 主讲教师 -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关于浮力的基础知识及其测量方法。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浮力的概念、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使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等知识点。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互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浮力的现象,理解浮力是如何产生的,并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认识到浮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如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和通过对比实验探究科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精神,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及其方向,并能够运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2)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并总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并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浮力大小与不同因素的关系。 (2)深刻领会浮力产生的原因,并能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并初步掌握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学生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体积及液体密度的关系,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科学探究: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验,体验浮力的测量过程,掌握称重法测浮力的方法,并能够独立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认识到浮力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片段,例如船舶在海上航行、热气球升空等,以直观的方式引入浮力的概念。 (2)实验器材:包括但不限于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乒乓球、饮料瓶(去底)、铁块、铜块、明矾溶液等,用于演示和探究浮力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3)教学辅助材料:准备一些与浮力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潜艇、救生圈等物品的图片或简介,帮助学生理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互动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 展示 PPT:教师展示一系列与浮力相关的图片,如大海中的 “辽宁号” 航空母舰、台儿庄古运河龙舟赛、自由自在的鸭子、漂浮在 “死海” 上的美女、冉冉上升的热气球等。 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把它们托起来的? 过渡语: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研究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板书:第十章 第一节 浮力) 学生活动: 观看展示,激发兴趣并思考。 交流回答:(生:是浮力!) 二、讲授新课 (一) 浮力 概念 教学内容:介绍浮力的概念及其定义。 教师活动: 互动实验:教师让学生用手下压水中的饮料瓶,并引导学生感受手的感觉。提问学生:当你向下按饮料瓶时,手有什么感觉?(生:感觉到一个向上的力。) 演示实验:将系着乒乓球的线剪断后观察乒乓球的运动轨迹。请学生描述乒乓球的运动情况。(生:乒乓球向上浮起。) 引导总结:请同学们结合实验现象和图片,归纳出浮力的定义。 学生活动: 动手实验:学生体验下压饮料瓶的过程,并感受手上的力。 观察实验:学生仔细观察乒乓球的运动轨迹。 讨论回答:(生: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记忆:记录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液体(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符号是 F 浮。施力物体是液体。 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并通过实验验证。 教师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新教材】教科版6.4 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精品课件(21页PPT)(2025-11-16)
【新教材】教科版6.3 测量密度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11-16)
【新教材】教科版6.2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11-16)
【新教材】教科版6.1质量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11-16)
【新教材】教科版6.4 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