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 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民族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 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埃及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 第一次 世界大战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课题解读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材料一:一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募新兵1161789人,派出海外作战1215338人,死伤101439人。印度人还向英国政府捐赠了11550万镑的“战时贡献”,这个数字大大超过大战期间印度平均每年赋税收入总额。连总督哈定都不得不承认,整个印度都被英国作战部“搜罗一空”。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研读】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归纳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 一战使印度人民深受其苦 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 《罗特拉法案》颁布,民族主义者幻想破灭 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材料二:1919年2月6日,英印立法会议通过《罗拉特法》。内容可概括为“不须审讯、不要律师、不许上诉”这项法令意味着印度老百姓将完全失去政治自由。 甘地语录 “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 “真正的强大不是暴力,而是非暴力,暴力在本质上才是虚弱的表现;坦然接受暴力打击的人,他身上就蕴藏着比任何暴力都更加强大的力量。” 非暴力不合作,即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特点 ———非暴力不合作 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 2.领导人 ———圣雄”甘地 4.过程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时间 内容 结果 1920年-1922年 ①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②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③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 ④拒绝纳税。 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以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归纳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第一阶段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过程 第二阶段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时间 形式 内容 典型事件 结果 1930年 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 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 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归纳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 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 自取海水制盐 1930年3月12日起,甘地与支持者步行约390公里,在24天后走到海边,亲自煮海水取盐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5.评价 材料一:“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可能永久地解决问题。” ———印度总督欧文 材料二:甘地认为没有制止群众的暴力行为是自己“最惨痛的耻辱”。2月12日,在巴多利召开的国大党工作委员会通过决议,立即停止不合作运动,并责成国大党地方组织敦促农民缴租纳税,禁止任何“挑衅活动”……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一2000)》 【材料研读】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评价 ①动员了广大群众;②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③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④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积极性 ①斗争方式局限在非暴力不合作,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②没有使印度真正获得独立。 局限性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知识拓展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