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19144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同步教案 15.1 图形的轴对称(含2课时,表格式)

日期:2025-09-2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0874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人教,2课时,轴对称,形的,教案,15.1
  • cover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15.1.1轴对称》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轴对称”“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初中阶段我们从实际生活中的对称出发,进一步研究几何图形的轴对称性,从中让学生体会联想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它不但与图形的运动方式中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是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图形的性质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直观事物感知能力强,他们在小学时对轴对称图案有了一定的认知,现已学移变换和全等三角形,具备了学习轴对称的知识基础,但对八年级学生而言,对数学的抽象概括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注意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出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并归纳出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3.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 观察下列几幅图片,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活动1: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图片,增加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为轴对称概念的引出作准备.环节二:新知探究教师活动2: 如图,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得到了美丽的窗花.观察得到的窗花,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归纳概念: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学生观察下面每对图形,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 学生活动2: 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描述窗花的特征 学生认真观察展示的图片,合作交流,描述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区别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PPT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交流,能得出—每一对图形沿着虚线折叠,左边的图形都能与右边的图形重合。引导学生类比之前概念,为描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做铺垫。环节三:探究新知教师活动3: 探究: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A、B、C的对称点. 猜想:①AP与A′P有什么关系? ②∠APM与∠A′PM有什么关系? ③直线MN与线段A A′有什么关系?与BB′,CC′呢?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教师指出: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图,MN 垂直平分 AA ′, MN 垂直平分 BB′.学生活动3: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画与猜,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练与说,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用数学的方法学数学.运用类比的方法,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板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