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0547

16.3.1 平方差公式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80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6.3.1,方差,公式,教案,2025-2026,学年
  • cover
16.3.1 平方差公式 【素养目标】 1.探究并理解平方差公式; 2.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和运用条件,熟练地用文字描述公式,运用平方差公式简化相应的乘法运算; 3.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 平方差公式、运用平方差公式简化运算. 【教学难点】 准确发现符合公式条件的两个数. 【教学过程】 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乘法的运算律!还有一个“法宝”———乘法公式! 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可以写成公式的形式,当遇到相同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时,就可以直接运用公式写出结果. 任务二:探究(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探究: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x+1)(x-1)=_____; ②(m+2)(m-2)=_____; ③(2x+1)(2x-1)=_____. 提示:右边合并后都是两个数的平方差,左边与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发现:(a+b)(a-b)=a2-b2. 证明:(a+b)(a-b)=a2-ab+ab-b2=a2-b2. 归纳: (1)乘法的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平方差”,先平方,再求差. (2)平方差公式用式子表示:(a+b)(a-b)=a2-b2.平方差公式是(a+b)(p+q)中,p=a,q=-b的特殊情形. 任务三:运用平方差公式简化乘法运算. 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提示:运用平方差公式,关键是确定两个数;两个数的和、这两个数的差. 动画展示: 归纳: (1)运用平方差公式,关键是确定两个数. 为方便确定两个数,可以调整括号中数的顺序:把符号相同的项移到括号内的第一项,把符号不同的项移到括号内的第二项. (2)公式中的两个数,既可以是具体的数或字母,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 (3)当两个数是分数、负数、单项式或多项式时要加括号. 2.计算: (1)(x-1)(x+1)(x2+1); (2)(y+2)(y-2)-(y-1)(y+5); (3)102×98. 提示: (1)符合平方差公式条件的直接用公式;不符合的,按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2)有些乘法可以化成符合平方差公式的形式. 解:(1)原式=(x2-1)(x2+1)=(x2)2-12=x4-1; (2)原式=y2-22-(y2+5y-y-5)=y2-4-y2-4y+5=-4y+1; (3)原式=(100+2)(100-2)=1002-22=9996. 归纳: (1)只有符合(或能化成)平方差公式条件的乘法,才能运用公式简化运算; (2)不符合平方差公式条件的乘法,按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任务四: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 思考:你能根据图中图形的面积说明平方差公式吗? 动画展示: 归纳: 用图形的面积解释乘法的平方差公式,让平方差公式有了几何意义.这是“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它体现了代数与几何之间的内在联系.“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思想. 任务五:尝试练习,巩固内化. 解答教材P113-P114练习1、2、3. 任务六:课堂小结,形成体系. 1.反思与交流: 完成今天的学习后,你学到了什么呢?你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你还有疑问吗? 2.知识结构: 【布置作业】 (1)教材P117—P118习题16.3,第1、8题. (2)教材P119“活动2”和为定值的两数积的规律. 【教学反思】 从多项式乘法到乘法公式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乘法公式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时,要强调学生会用语言表述公式,不要只记(a+b)(a-b)=a2-b2,语言表述就是对公式结构特征的说明.在运用公式时,不要生搬硬套地说谁是a、谁是b,而是确定“两个数”. 本课时在探究出公式后,没有用图形的面积去验证公式,而是直接运用公式计算,后面设置了活动“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这样设计可能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也升华了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