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1155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综合与实践 最短路径问题 暑期预习讲义(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4660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初中,路径,答案,讲义,预习,暑期
  • cover
综合与实践 最短路径问题 暑期预习讲义 思维导图 学习目标 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原理。 掌握轴对称变换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中的应用。 能够运用对称转化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将军饮马”问题。 培养几何直观能力,提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知识点梳理 一、基本概念 最短路径原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线距离最短)。 若路径中存在障碍(如河流、墙壁等),需通过对称变换将折线路径转化为直线求解。 轴对称变换的作用: 通过对称,将折线路径(如“先到河边再到某点”)转化为直线距离,从而找到最短路径。 二、典型问题模型 “将军饮马”问题(一点到直线再到另一点的最短路径): 步骤: ① 作其中一个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② 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交直线于某点; ③ 该交点即为路径的最优转折点。 “造桥选址”问题(两点间经过平行线的最短路径): 通过平移使路径转化为直线,再求最短距离。 三、解题方法总结 找对称点:将折线路径中的一个端点关于障碍线(如河岸)对称。 连直线: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端点,与障碍线的交点即为最优路径点。 验证合理性:确保路径符合实际约束条件(如必须在某侧行走)。 易错点提醒 对称点找错: 必须严格按轴对称作图,确保对称点位置正确。 错误示例:对称点未垂直对称轴或距离不相等。 忽略实际约束: 实际问题中,路径可能有限制(如必须在河岸某侧行走),需检验解的可行性。 混淆问题类型: “将军饮马”与“造桥选址”问题解法不同,需分清是否需要平移或对称。 计算错误: 用勾股定理求距离时,注意坐标或长度的准确计算。 知识点小结 最短路径问题的核心是**“化折为直”**,通过对称或平移将复杂路径转化为直线。 轴对称是解决“一点到直线再到另一点”问题的关键工具。 实际问题中需注意路径的合理性,避免忽略约束条件。 掌握典型模型(如将军饮马)的固定解法,能推广到类似问题中。 学习建议 多画图分析,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从简单例题入手,逐步理解对称转化的思想。 结合生活实例(如快递员送货路线)加深理解。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在中,是上一点,且,直线分别是线段,射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的值最小时,的长度为(  ) A.8 B.8.5 C.9 D.9.5 2.如图,在△ABC中,AB=AC,BC=8,面积是30,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边于E、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点M为直线EF上一动点,则CM+DM的最小值为(  ) A.7 B.7.5 C.8 D.8.57 3.如图,是等边三角形,是边上的高,是的中点,是上的一个动点,当与的和最小时,等于(  ) A. B. C. D. 4.如图,在四边形刚好是中点,P、Q分别是线段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A.12 B.15 C.16 D.18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为2的线段AB(点B在点A上面)在y轴上移动,C(1,0),D(4,0),连接AC,BD,则AC+BD的最小值为(  ) A.5 B. C.2 D. 二、填空题 6.如图,在四边形中,,,,点M,N分别在,上,当的周长最小时,的度数为   度. 7.如图, 等边△ABC的周长为 12cm, BD为AC边上的中线,动点P, Q分别在线段BC, BD上运动, 连接 CQ, PQ, 当BP的长为   cm时, 线段CQ+PQ的和最小. 8.如图,在四边形中,,,M,N分别是边,上的动点,当的周长最小时,   °. 9.如图,在等腰中,点是底边BC边的中点,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若,则的最小值=   . 10.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当取得最小值时,   . 三、解答题 11.如图,要在街道l上修建一个牛奶售卖点D.(街道用直线l表示) (1)如图①,若牛奶售卖点D向小区A,B提供牛奶,则牛奶售卖点D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它到小区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