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2689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20张PPT+视频)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673106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1.背景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因不少国家支付战争债务,金钱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贮藏量在1913至1924年间从19.24亿美元增加到44.99亿美元,即世界黄金总贮藏量的一半。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研读】根据材料概括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繁荣时代 繁荣背后 材料三: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越来越多的财富聚集到少数人的手中,5%的人掌握了美国30%以上的财富, 绝大多数家庭挣扎在温饱线上或者连温饱水平都达不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思考,美国繁荣表象下存在怎样的问题? 工人工资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 材料四: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美国人现在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任意款式……的福特汽车”。 1.背景 依据材料说说资本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一、从繁荣到危机 材料五:股票市场涌入大量资金,股票价格狂长。普通民众把有限的积蓄用来购买股票,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银行本身也卷入股市,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兴风作浪,普通民众把有限的积蓄用来购买股票,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爆发———美国股市崩盘 纽约证券交易所前 相关史事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交易所里的人们陷入巨大的恐慌,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股票价格下跌的速度非常快,甚至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出最新价格。一天之内,数万投资者破产。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 股市崩溃 企业破产 银行倒闭 民众失业 经济危机的表现 4.特点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持续时间长 波及范围广 破坏性特别大 【材料研读】根据材料归纳经济危机的特点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 5.根源 难民排队领免费的汤 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 【问题思考】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说明了什么问题? 穷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 资本家不惜销毁大量商品。大量玉米、小麦、棉花和牛奶,或被当作燃料,或被倒进河流 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 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 材料: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运往市场的运费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 ———摘自《罗斯福传》 【问题探究】为何会出现经济危机? 需求减少 需求进一步 减少 产品增加 为获利 剥削 生产大于需求 资本家 占有生产资料 工 人 为获利,盲目增加产量 贫穷,购买力下降 产品积压 缩减生产 解雇 失业,丧失购买力 经济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