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1282

10.2.1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案 沪科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62303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0.2.1,七年级,数学,2024,科版,教案
  • cover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2平行线的判定 第一课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角的概念,基本掌握两直线相交形成邻补角、对顶角的原有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形成八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它们是学习平行线判定与性质推理证明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正确识别截线和被截线,判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难点 在复杂图形中精确辨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两线四角,具备基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而且初一学生正处于独立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活泼好动、参与性强,具备一定的自我探究能力。所以我设置以下环节:观察、描述并归纳角的位置,合作交流,最大程度降低角位置的混淆。 学生刚接触几何,具有畏惧心理,识图能力偏弱,因此我采取创设情境, 启发式教学,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图形变化,化繁为简,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掌握其位置特征,会 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它们. 2通过观察归纳,游戏互动,提高学生识图能力,体会类比、化归 思想的应用,培养学生图形结构、抽象概括和辨析能力. 3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图形变化的美,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乐趣,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 (一)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一套三角板,草稿纸; (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三角板和直尺; (三)教学环境设计与布置: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观察屏幕,提出“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的问题,再结合车辆动态行驶图片,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平行线不相交,同时向学生渗透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归纳 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 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符号:用“∥”表示。记作“a∥b”。 (3)读法:读作a平行于b。 2、联系生活 提问:“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平行线?如果存在,你能说出一些吗?”,学生各抒己见。 3、合作探究 思考一下,工人叔叔是怎样在操场上画出平行的赛道呢? 给你一条直线,你又能不能画出它的平行线呢?如果能,能画几条 使用直尺和三角板。一放;二靠;三推;四画。 像这样的平行线,我们可以画无数条。 如果过直线外的点P,我们又能画几条呢?。 只要在第三步推动,经过点p时画出平行线即可。 4、基本事实 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注意:“只有”两字说明了平行线唯一性。而承认平行线唯一性的是欧氏几何。 5、推论 (1)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几何语言是:∵ a//c , c//b ∴ a//b 这是平行线的传递性。我们数学是一个比较严谨的学科,对于这个推论,怎么证明它的真实性呢? (3)推论证明 已知:如图三条直线AB、CD、EF。如果AB//EF ,CD//EF, 求证:AB//CD 证明:假设AB与CD相交, 设AB与CD相交于P。 ∵AB//EF,CD//EF。 ∴ 过点P就有两条直线都与EF平行。 与基本事实相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 (三)三线八角 1、复习引入 (1)思考: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相交和平行。 注意:垂直,重合都只是相交的特殊情况,其中重合我们只算作同一条直线。 (2)如果把同一平面内几个字给去掉,那么两条直线又哪些位置关系? ①同一平面内:相交和平行 。 ②不同平面内: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我们把这类直线叫做异面直线。例如双杠,这两条红色的直线就是分别在两个平面内,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几个小于平角的角?这些角又有怎样的关系? ①有四个角。但是关系在数学几何中一般包含两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